新华网合肥11月1日电(记者熊润频)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浓缩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在以泾县宣纸制作过程为背景的序幕中徐徐展开,世界为之震撼,国人为之振奋。
从古至今,从小山坑走上奥运舞台,从濒临失传到发扬光大,古老的宣纸承载着中华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中完成蜕变。
“仅仅在30多年前,泾县宣纸厂规模还很小,年产量仅100多吨。30多年过去了,泾县宣纸厂成了中国宣纸集团,年产量近600吨。”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邢春荣回顾集团30年的变化,感触良多。
邢春荣1973年招工进入泾县宣纸厂,从一名“门外汉”变成宣纸厂的一线工人,再成为技术能手、集团公司副总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制作技艺的唯一传承人。邢春荣的30多年,见证了泾县宣纸的发展。他深深感慨:“作为文化产品来说,宣纸的兴衰和发展,与国家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只有国家兴,宣纸才能兴。”
据了解,中国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地处宣州得名,其生产技艺独特,具有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的特点被称为“纸中之王”,古今诸多名家字画、文书典籍、历史档案、讲道经文因为有了它得以收藏传承,为历代皇家御用贡品。
宣纸最初是以小家庭、小作坊形式在泾县及周边的老徽州地区生产。南宋末期,曹氏迁入泾县小岭以造纸繁衍生息。到了清代,泾县小岭有十三个山坳,当地人叫山坑,坑坑造纸。千百年来,宣纸在小岭曹氏一族中不断完善、成熟。
“宣纸制作工艺非常精细和耗时,从原料采集到成品纸出来,中间要经历皮料制作、草料制作、配料以及捞、压、焙、剪等上百道工序,几乎需要用一年的时间。由于宣纸并非生活必需品,因此,在国家兴旺发达的时候,宣纸生产制作非常红火,但是一旦到了动荡贫弱的时期,宣纸的命运非常坎坷,曾经一度濒临灭绝。”
国运昌,宣纸盛;国运衰,宣纸落。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个行业已经很脆弱,作坊倒闭,工人流离失所。
“宣纸走出山坑是在1951年。那时候,为了恢复宣纸这个传统产业,县政府招股募资,将十三坑的曹氏手艺人全部迁出,成立了宣纸联营处,商标是红星,进行统一经营管理。这就是中国宣纸集团的前身。那个时候,进行捞纸(制纸的工序之一)操作的纸槽只有5个,年生产总值只有一万多元。到如今,已经发展到80多个纸槽,年销售额达到了8000多万元。”邢春荣说。
从1954年起,泾县宣纸联营处正式改名为公私合营泾县宣纸厂,生产量逐渐扩大。1966年更名为“安徽省泾县宣纸厂”,并引入精选、精漂等新型工艺,将传统的手工制浆环节改成大工业生产线,宣纸产量达到年产152.72吨。因为拥有当时全国唯一的宣纸厂,泾县曾一度垄断了宣纸的生产经营。
1992年6月,中国宣纸集团成立。如今,以中国宣纸集团为龙头的泾县宣纸生产企业达14家,产品品种达200余种,并相继恢复自唐宋以来的多种名贵珍品,研制开发出一批新工艺产品。目前,宣纸产业已经占到泾县经济总量的20%。
邢春荣说,“宣纸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其承载的文明内涵和文化传统,所以宣纸才会在2002年被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宣纸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的销售从主攻国外市场到主销国内,说明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因为只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定、生活富裕,才能有精神文化层次的更高需求,才能享受和传承传统书画艺术,才能延续宣纸的承载功能。”
2008年8月8日晚,泾县宣纸古法制作技艺的场景,包括碓房、捞纸、晒纸等,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通过30秒的短片,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从小山坑走上奥运舞台,我为宣纸的发展感到自豪,为中国的强大自豪,更为中华精神的蓬勃向上、发扬光大自豪。”邢春荣说。
改革开放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