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最动人标语”之一 图由四川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民生最重,重到在这个冬天里,最多的关注、最多的资源都聚焦在这两个字上。从四面八方向灾区汇聚的暖流,只是民生在灾后第一冬最直接的体现。灾后恢复重建,民生是个大课题。着眼目前,保过冬住房、保御寒衣被、保冬春口粮、保卫生防疫的各项具体措施,正在紧张有序地落实到位;着眼长远,先期启动了一批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福利院等事关灾区群众安置的民生项目;各对口援建省市把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等作为重建的突破口;省内省外积极为受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和职业培训。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我们正在万众一心,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永久性住房:年底前完成70%
11月9日,汶川县映秀镇,已能明显感到凉意。漩口中学废墟前的大片广场,建满白壁绿顶的板房。周围山上的渔子溪村、老街村、枫香树村等可供利用的平地上,陆续有村民的永久性住房竣工和开建。
同一天,彭州市市长韩轶来到成都房产交易中心,亲自当起“解说员”,为市民详细解读彭州新规划。从当天起,彭州龙门山镇、白鹿镇、丹景山镇等9镇敞开大门,欢迎社会资金参与灾后住房联建。
大地震过去半年,从汶川、北川到青川,一路上地震留下的废墟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成堆的砖块、正在忙碌建房的人们。
震后3个月,经过百万套板房建设大战、农村自建过渡安置房大战,全省灾区城乡需过渡安置的445.4万户家庭、1200余万人已基本实现住房过渡安置。
截至11月10日,全省农村灾后永久性住房建设已竣工17.73万户,在建60.98万户,两项合计,约占需要重建的132.30万户的60%。“进展情况非常好,一定能完成70%的年底目标任务。”省建设厅负责人说。按照省灾后农房重建的总体目标,到明年底的1年半时间内,保证受灾农户全部住进新房。今年,6个重灾市州完成重建任务60%,其他受灾市州完成100%。
冬季来临,为了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一场住房保暖攻坚战再次展开。(记者 郑先聪)
在民生项目上动“第一锹土”
11月7日,立冬,安县人民医院重建工程建设现场,头戴安全帽的建设者们正紧张施工。“再过几天,就能筑好整幢大楼基础。”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辽宁金帝二建公司总经理杨建明说。
同一天,都江堰市胥家镇实新村,上海市援建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的工地上也是一派繁忙。这所总投资9254万元的福利院,建成后主要用于社会“三无、三孤”人员托养。
全面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后,我省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先期启动了一批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福利院等事关灾区群众安置的民生项目。目前,全省已有4580个重建项目开工建设。其中,39个重灾县灾后恢复重建学校已竣工740所,在建744所,777个卫生项目开工建设。
眼下,援建项目已陆续开工,各对口援建省市达成共识,把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等作为重建的突破口,在民生项目上动“第一锹土”。
江苏将卫生领域13个项目列入首批建设名单,对绵竹市人民医院采取原地续建、新建及加固相结合,项目投资1亿多元。
10月24日,浙江援建青川的全体将士誓言:全力奋战一百天,保证项目开工一百个。而这场“双百攻坚战”的第一批重点项目,就是重建39所中小学校。
1天后,河南省援建江油市职教中心建设项目开工。至此,河南援建江油的“八大民生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根据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的进程,我省力争在明年底前基本完成城乡居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等与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建设,尽快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记者江芸涵)
极重灾区百万群众重新就业
11月2日,记者途经青川县关庄镇劳动保障所时,看到不少村民拿着《地震灾区就业援助优惠证》排起了长队。一打听,才知道该县准备对参与公益性岗位安置的群众进行培训,这天正在登记。截至11月7日,像这样通过公益性岗位培训实现就业的灾区群众,全省已达14.3万人。
特大地震发生后,大量城镇和农村群众的生活保障和就业受到冲击。通过广泛调研,我省劳动保障部门在5月底拟定了20条政策建议,很快被采纳。《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国家和省级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几个月来,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11月7日,在就业援助方面,全省极重灾区已帮助107.2万名受灾群众重新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14.5万人,帮助4.9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在失业救助方面,有1200余户企业降低失业保险缴费率,累计减收失保金7200余万元;为4.4万人发放职业培训补助950余万元,为7.4万人代缴医疗保险费1600余万元。
全省近1300户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共计7.3亿元。向3600余人发放因灾死亡待遇4200余万元,认定工伤人员5700余人,为3600余名参保人员发放工伤保险待遇2.9亿元。社会保险特殊政策减轻了企业重建负担,解决了因灾亡、病、残职工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难问题,对帮助受灾企业和群众尽早走出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 钟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