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发展畜牧业还有没有新的空间?如何处理好发展畜牧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如何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畜产品和农民增收?面对这些问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带领全省畜牧兽医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为中心,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安全优质、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供给能力,促进了畜牧业与种植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传统散养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确保菜篮子供应和农民增收
我省是全国最早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传统散养向规模经营转变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有129家,肉鸡5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390家,全省生猪、肉禽和奶牛的规模饲养比重分别达到73.6%、87.2%和94.7%,位居全国各省前列,已经基本完成畜牧业从传统散养向规模养殖的转型。
规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畜产品的生产能力,对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稳定物价起到了重要作要。200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175.89万吨、禽蛋产量60.54万吨、牛奶总产量23.71万吨,与199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69.13%、90.98%和196.75%。规模化养殖的主体地位,保证了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去年,全国生猪市场价格一路暴涨,作为生猪净调入省份,我省生猪市场价格反而低于河南等生猪产出大省,规模养殖场(户)在生猪供应上起到了“稳压器”的作用。
规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畜牧业抗风险的能力和生产效益,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全省直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有近80万人,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高于种植业、渔业。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出售畜产品现金收入为696元,占据农民一产现金总收入的46.7%。
规模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推动了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据统计,目前全省从事畜牧大产业的人数超过200万人,整个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产值1370多亿元。全省以畜牧业为纽带,形成了有机农业、兽药、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皮革、羽绒、蜂产品、奶业等一批区域优势产业,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增收渠道。
大力推广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临安市乐平乡双干村是当地有名的生猪养殖专业村,全村127户农户,102户养猪。过去没有规划,村民房前屋后建猪舍养猪,人畜混居,猪粪乱堆,村里污水横流、蚊蝇满天飞,脏得一度到了“外村姑娘不敢嫁双干、亲戚朋友不愿来做客”的程度。
2005年,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双干村在离村1公里的一处山坳里建起了双干生猪养殖小区,将家家户户的“猪圈”迁到小区里,实行人畜分离,统一管理。小区配套建有沼气池、沉淀池。经干湿分离的猪粪便出售给当地的桑农、果农做肥料,污水先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用来替代煤气,然后沼液经管网排到附近桑园里肥地。
建了畜牧小区以后,双干村旧貌换新颜。村民开心了,猪粪没了,臭气没了,村里变干净了,生活舒坦多了;养猪户更开心,生猪住进了小区,统一管理,减少了疫病发生的机会,提高了经济效益,去年全村养猪为农民增收超过300万元;桑农也高兴,“过去5亩桑园每年化肥成本要1500元,现在只要500元,而且用了有机肥,桑叶产量高质量好。过去一亩桑园只能饲养一张蚕茧,现在能养一张半呢。”
双干村的变化,正是我省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一个缩影。
一段时间以来,在我省许多地方,污染问题几乎成了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坎,特别是在高密度小规模饲养的嘉兴等生猪主产区,养殖业污染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至于有些地方领导甚至考虑放弃养猪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