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大幕刚启,公众能感受到最多的有两类信息,一是各路记者辛苦采访来的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一是大会堂门前记者“围追堵截”代表委员的各种花絮。碰上熟知的代表委员,记者同志开口第一句一般都是:“今年带来了什么提案(或议案)?”运气好的记者,能把代表委员提案议案的核心内容搞到手,于是就成了我们所能看到的两会新闻和各种热门话题;运气不好的记者,则只能留下诸如“女记者抱住张艺谋委员要求采访”之类的两会花絮。
我们知道,代表委员履职的两项重要方式,一是提案议案,一是投票表决。其中,提案议案尤能体现一个代表委员的履职责任心和参政议政素质。换句话说,提出一份或多份基于认真调查和深入思考的有价值的提案议案,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代表委员是否真正称职。代表委员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代议制制度设计中的重要参政代表,代表委员的履职责任感和参政素质,直接决定着两会的质量和水平。
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在被公布出来的提案议案中,有很多熟面孔。其中有一些是很有价值的,却一直未能得到落实,于是一些代表委员就锲而不舍地接连提,比如建议将《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列入立法规划,就有好多位代表委员年年提;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却颇为“雷人”,不仅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且往往是去年别人提过的,今年他就来提,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当作一篇时评投出去,恐怕都很少有报刊编辑看得上。
代表委员是一个监督者,但监督别人的人同样需要被监督。温家宝总理说:“公民有权知道政府在干什么”,同样的道理,公民一样有权知道代表他们的代表委员们在干什么。
代表委员是仅仅把参加两会当作一种荣誉,还是把它当作一种责任在认真履行?无论是增加公民对代表委员的认同和信任,还是促进代表委员认真履职,都需要开放代表委员履职情况的透明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公开所有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从标题到内容到联名人员名单,直至有关部门的办复,一律在互联网上公布,供公民和媒体查阅、报道、评论和监督。
从相关报道中得知,代表委员要为自己的提案议案寻找支持,一直还在使用非常老套的拉票签名的方式。实际上,如果所有提案议案都能在第一时间公开,完全可以供其他代表委员在自己深有同感的提案议案后面自由签名支持。最后得到签名支持最多的提案议案,就会是真正的“第一号”提案议案,也是有关部门最需要认真研究办理的提案议案。
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需要靠记者使用各种神通去“挖”,“挖”出来的提案议案就供舆论热议一番,没“挖”到的提案议案就静悄悄地躺在一旁,是很不正常的。不仅为滥竽充数提供了机会,对那些一直以来认真履职的代表委员也很不公平,同时对办复机关认真对待提案议案也失却了必要的监督。
总而言之,每位代表委员都带来了什么提案议案,每一份提案议案最终又是被怎样办复的,不应该成为秘密。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我们不应该错过这样的机会,培养公民踊跃关注国事的习惯和积极参政议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