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晚上,李拥兵哄孩子睡觉,孩子的小拳头离他的心很近。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秦晴报道
5月3日,李拥兵托举着孩子走在金色的麦田里。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秦晴报道
5月1日,李拥兵抱着孩子喂奶。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秦晴报道
2009年5月1日,四川绵竹市富新镇一个干净的农家小院里,青年教师李拥兵一大早就忙碌起来,照顾孩子、招呼亲戚。“今年阴历四月初八是我爱人去世一年的日子,要给她烧点纸去,告诉她孩子很好。”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拥兵轻轻地推了推眼镜框,眼底泛起一丝湿润。
28岁的李拥兵是绵竹市清平乡中心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妻子王琴同为该校的美术教师,两人2002年相识情投意合,2006年成为人生伴侣,2007年12月底爱子李子豪诞生。“5·12”地震时,李拥兵正在清平乡小学上课,结婚不到两年的妻子则前往汉旺镇中心小学参加一个教学交流活动……妻子被埋不幸去世,留给他一个不到5个月大的孩子。
“5月11日那天刚好是母亲节,王琴还专门给我妈买了营养品,没想到……她刚走的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是懵的,非常绝望。以前听说过女人是抽掉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做成的比喻,现在真能感觉到身心都很痛。当时我用的是她的手机号码,每接听一次朋友的电话,都要痛哭一场,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李拥兵一边在厨房里娴熟地给孩子冲调营养奶,一边回忆当时的情景。当他从厨房里拿着奶瓶出来时,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欢快地扑到他怀里。他紧紧地抱着孩子喂奶,那股认真劲儿,就像一位母亲。李拥兵告诉记者,他平时一大早起床后就和母亲一起帮孩子穿衣洗脸、喂牛奶,然后就得匆忙赶去上班,中午打电话回家询问孩子情况。下班后赶回家跟孩子玩,教他学讲话。“一天中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晚上给孩子洗澡,孩子非常兴奋,我也觉得放松和幸福,可以忘却整天的疲劳。”因为父母健在,李拥兵感觉压力稍微轻了些。
一年前的李拥兵很消沉,地震后在家整整呆了十多天,茶饭不思。二哥告诉他,比他悲惨的人还很多,要学会坚强,去外面看看,能不能帮别人做点什么。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拥兵走出了家门。
一开始,李拥兵跑到绵竹市体育场做志愿者,看到什么做什么,帮助救援机构搬运物资,发材料、水、棉被衣服等,还给外地来的救援机构做方言翻译。10多天以后,绵竹团市委招募志愿者到各个安置点,他报名去了清平乡板房区,从事志愿者工作近3个月。2008年8月,他被德阳团市委评为“抗灾救灾优秀志愿者”。8月初,清平乡板房小学开始复课,他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但静下来以后,心里的伤痛还是难以平复。”李拥兵显得很无助。
生活的转机出现在去年9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绵竹工作站在当地43所学校设立心理咨询辅导课题,并从每个学校选择一名老师作为志愿者进行心理辅导,在对他们本人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也交给其辅导别人的能力。李拥兵有幸成为这批志愿者之一,开始了自我救赎和拯救他人的心路历程。他把从指导老师那里学来的东西一一传授给学校的孩子,通过集体做游戏、单独辅导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如何调整心态,应对地震带给自己的创伤;如何相信同伴同学,重建健康心灵;如何恢复自信,走出灾难阴影……
5月3日下午,记者再次前往李拥兵家。躲藏了好些天的阳光洒在这片饱经创伤的川西坝子上,道路两旁成片的麦子熟了,沉甸甸的麦穗尖儿闪着金色的光。有农妇在田里收割成熟的油菜子,成排的川西传统民房青瓦白墙修葺一新,还有拉着建材的拖拉机“突突突”地穿梭在乡间小路上……远远地,看到李拥兵举着儿子骑跨在自己肩头,朝麦田深处走去,有蝴蝶在田间翻飞,他书生般稍显瘦弱的臂膀顿时显得那样的厚实和宽广,如山的父爱在田野间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