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一场生命的浩劫。时至今日,整整过去了一周年,但那一幕幕悲惨的场景犹历历在目,那一个个抢救生命的细节依然感动人心,震撼灵魂。
5·12,这个特殊的符号,已深深烙在神州大地上,烙在亿万人民的记忆中,烙在历史的书页上。在每一个5·12,我们都会在庄严的氛围中,悼念逝去的生命,抚慰受伤的心灵,并在追忆和思考中,不断积攒温情和向上的力量。
逝者安息,生者奋进。笔者以为,灾难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就看我们如何去提取和利用。在第一个纪念日中,我以为最值得张扬的理念是:生命至高无上。——让我们以“生命至上”的名义,以敬畏生命的方式,让逝者的灵魂得到安息,让每一个生者更有尊严地活着。
回想抗震救灾的日子,生命被作为最高价值诠释着、实践着。“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发出的最高指令。而秉持“救人”这个最高信念的全体救援人员,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全力以赴地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不惜一切代价,尽最大可能地拯救生命于危难之中。生命,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生命,就这样被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尤其令全国人民感动的是,中国史上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设立全国哀悼日,以国家的名义悼念遇难群众。这令我们感到了生命的平等和至高无上。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遇难群众徐徐半降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生命尊严也在冉冉上升;当13亿中国人民共同肃立为遇难国民沉痛默哀的时候,生命无价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体现在对灾区群众的关心上,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要帮助他们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无论是保护地震遗址,还是进行旅游开发,诚如北川县县长经大忠所言,要始终坚持一个最起码的底线,就是要尊重人,尊重死难者。
我们要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体现在防灾减灾的全过程。要切实加强生命教育,让每个人从小增强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提高应急避险的技能。
我们还要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体现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各项公共制度的设计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
笔者坚信,一个把生命放在至高无上地位,时时处处皆以人为本的社会,一个全体成员都将满腔报国之情转化为无限效国之力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经济繁荣、和谐文明、前途无量的社会!(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