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对话级别提升,议题范围广泛,敦促美方确保中国在美资产安全,要求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双方同意拓展能源合作,草签能源与环境方面合作备忘录,中国的强国外交年代是否取得积极成果?中美利益高度重合,如何建立制度性的长效对话机制?《新闻1+1》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四年前的美国《时代周刊》上有一期的封面是大卫塑像和兵马俑在扳手腕,四年之后,显然中美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这样的一个姿势了,但问题是双方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姿势呢?就在昨天,中美之间第一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闭幕,岩松对这次对话的解读是什么?
白岩松(新闻观察员):
我觉得用几个“更”来形容,一个是双方更重视,第二个就是更平等,第三就是讨论的话题更超越了仅仅是两国关注的内容。第四个更是更被外界期待。第五个更我觉得是更具战略性。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就先关注一下在这次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之后,各媒体的一些观察。
(播放短片)
解说:
昨天,为期两天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落下帷幕,但直到今天,国内各大媒体对于这一话题的关注热度仍然丝毫不减。
中新网今天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除上月球外主要问题均已谈及》。文章中指出,28号当天,出席此次对话的中方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曾幽默地说,“除了没有讨论上月球,我们谈了很多问题”,以此来形容中美双方在此次对话中涉及领域之广,交谈之深,可以说是中美建交30年来的首次。
27日开始举行的这次对话,是自今年1月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中美的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主要议题包括中美关系?国际地区问题和全球性问题。这次中方是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挂帅带领。而美方则是派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铁娘子”希拉里·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领衔,这样的强强联合阵容也被媒体称为“钻石阵容”。
在27日当天的开幕式上,双方的官员致词的时候,还出现了妙语连珠的一幕花絮,希拉里在致词时巧妙地加入了中国谚语,“人心齐,泰山移”,来表示两国应该要共同合作应对挑战。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也在自己的致词中,运用中国成语“风雨同舟”来表明在当前的危机下,中美要共同前行。而奥巴马在最后的致词中,更是引述了中国先哲孟子的名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来形容美中目前的任务,就是开辟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避免猜测和分歧的茅草堵塞道路。
面对着美方代表非常富有中国特色的发言,戴秉国也巧妙借用奥巴马参加总统竞选时提出的标志口号“Yes,We can!”来表示对合作共赢的信心,获得了与会者会心的笑声和掌声。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两国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期望共携手加强经济方面的合作是有目共睹的愿望。今年,许多媒体都对此次对话的名字中新增加的一个“与”字饶有兴致,因为这是首次把中美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纳入进同一个对话框架中进行。许多媒体都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叠加,它包括了更广阔的议题,会将两国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还有媒体细心地发觉到,此次对话中,奥巴马政府将参与对话的官员由以往的部长级官员升格为了内阁级官员,而作为首个会说中文的美国财长,盖特纳在这次对话中,也开诚布公地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盖特纳(美国财政部长):
美中两国在经济领域不可能不出现分歧,但是这次战略与经济对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来缩小双方的不同意见,来加强我们的共同利益。
解说:
正如盖特纳所说,虽然对话中难免存在些许分歧,但合作一定是主旋律。相比起现在,四年前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大卫雕像与兵马俑掰手腕的封面文章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对于今天的中国和美国,不再是博弈,而是合作,不再是来掰手腕,而应该是握手。
主持人:
我们回顾一下就能发现,在过去的几年,中美之间的战略经济对话举办了六次,几乎每一次都是在争议的这种氛围下进行的,但是这一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之后,双方分歧尤在,但是双方都很能克制,保持在一种协作的这种框架下进行。有人就说了,是不是因为当前的这种特殊的经济形势,使美国有求于中国,所以才这样。
白岩松: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头,战略和经济的对话一直在双轨制进行,但是对于战略经济的对话,大家似乎关注比较多,因为每年似乎都有吵架的由头,比如说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还包括贸易的顺逆差问题,而战略对话,可能大家由于过多的是谈论更大的、偏虚一点的东西,关注度没有对战略经济关注那么多。但是到了这一次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奥巴马执政之后,尤其在今年的4月份伦敦,胡锦涛跟奥巴马见了之后,双方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把它变成了战略与经济对话。
其实背后也有人去分析,目前的美中两国已经很难把政治和经济单独摘开了去谈,政治中有经济,经济中有政治。因此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当然另外的一个大背景自然就是一个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很难说是谁求谁。我不认为就像很多外界评论那样,现在美国有求于中国,你不觉得中国也有求于美国吗?当我们看到我们整个出口的数据,即使在出现了极强劲反弹和复苏的情况下,进出口的数据依然不让人乐观,你就知道,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的兴衰对中国来说很重要,更别提咱们那儿还有那么多美国的国债,所以我觉得是相互需求。正是在这种相互需求下,才能达成更重视、更平等这样的一种氛围。
主持人:
这次参与的官员的级别明显提高了,那么官员级别提高,相应的外交礼遇也就提高,但是我们注意到,还是有一些与平时不大一样的地方,比如说奥巴马总统,他在开幕式的时候,他到现场,然后致词,在闭幕式的时候,闭幕式结束之后,他要宴请整个的代表团。所以有专家今天看到了这么一个分析,他说小心,美国用高礼遇换取中国的实际利益,你怎么看?
白岩松:
首先,任何两个国家的走近,都是站在本国利益的立场上,但是任何一种谈判或者说对话,也是双方妥协和聆听的艺术以及过程,所以单纯的哪一方去占便宜,我觉得在目前这个时代下已经几乎很难了,这体现的恰恰是对升格之后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双方领导人的重视。在美国开,美国的总统直接出席了开幕式,而且致词,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动静,我注意到世界各大通讯社,都对这个事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包括转引奥巴马的一些讲话,胡锦涛主席也致词。你可以想像明年当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中国举办的时候,这个级别也不会低。我觉得这里体现的是一种在新的情况已经变了,而且奥巴马的一些政治主张,包括执政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其实跟小布什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中国这次的平等聆听这样的过程,包括像查韦斯对古巴释放善意,跟查韦斯握手,跟伊朗也放一些话,所以我觉得他在外交领域“改变”这两个字,的确他从态度上体现出来了。
主持人:
这种高规格,包括在外交礼遇上的这种高规格,恐怕我们还得要解除世界的另外一种担心,就是所谓的G2集团真正形成了。
白岩松:
其实我一直不太接受,甚至反感这句话,我相信双方的决策者也不一定喜欢这句话。我曾经开过一个玩笑,我说U2还可以听一听,因为它的音乐很好听,G2听多了会麻醉你,会起到反作用。因为目前的世界,不管是中国来说,包括希拉里都明确地提到了多极世界这样的一个理念,在多极世界,尤其中国非常倡导多极世界这样一个理念,你觉得会走向G2吗?会去追求这样一个目标吗?
更重要的一点,大家可能会注意到,是,中美两国现在举办了这么高规格的,中国一下子这个代表团150多位,最后中美两国合影,40多位极高级别的官员,因此“钻石阵容”这一个概念就已经来了。其实希拉里也好,王岐山也好,戴秉国也好,或者说盖特纳也好,级别都已经不算低了,还要在前面加一个总统特使、主席特使,更提升了他这样一个在两国元首直接的推动和参与下来完成的。可是另一方面我想说的是,在世界的很多国家里,中美两国的对话很重要,同时也意味着它很复杂。
比如说美国和英国之间,也许不需要这么高规格和一年几十次的这样一个双边对谈,因为他们可能已经相对来说很容易解决很多的问题。中美两国一个是作为发展中最大的国家,一个是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在拥有很多共识和相互需求的同时,分歧、不同、摩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如果大家过于乐观地认为,中短期之内,中美两国真的可以变成亲密无间的伙伴的话,我觉得还有点太过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