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当前要抓紧解决的六个突出问题。其中第五个问题是“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
《决定》指出的这个问题反映了实际情况,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里话。所列举的种种现象,在各地各单位表现程度有所不同,但其中的“弄虚作假”、“个人主义突出”等比较突出,具体说来就是醉心于沽名钓誉的领导干部不少。
一个县里从事文秘工作的干事反映说,他们那里有个副书记很难“伺候”:别人写的调研报告他只看了看,却要求发表时署上他的大名,还要排首位。出席个会议、参加个活动,讲了点话儿,要求在县报上出名、电视上露面。更让这些干事为难的是,他还让他们帮助写论文,弄个大本文凭……如此等等,搞得干事们很头疼,但又不敢得罪,只好硬着头皮干。
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在不少地方都存在。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对待“名”的问题。
名声、名望,是一种客观存在。唱戏的有名角、演电影的有名演员、新闻界有名记者、科技界有名专家、管理层有名领导。这些人名气大、威望高,有着不少的“粉丝”。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他(她)们代表着所从事行业、工作的造诣与水平。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发展状况和今后方向。一个人成为名人之后,名声、名望、地位、荣誉等也随之而来。这些人物享受这些理所当然。但有些人只看到这一面,而对他(她)们背后下的苦功夫、硬功夫却视而不见,一味在求“名”上苦心钻营,实在是走错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