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0月14日电(记者谢云挺)浙江省余姚市通过建立社会联动的民族关爱机制,让身居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
余姚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这个县级市现有常住和流动少数民族人口49000多人。其中,流动少数民族人口46000多人,涉及44个少数民族,占全市外来人口的9.8%。
据余姚市委统战部介绍,今年1月余姚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把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深化民族关爱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余姚市以建立市级少数民族联谊会和民族宗教和谐文化研究会为基础,不断将协会的触角向基层延伸。目前,全市具备条件的各村(居)、企业、社区、学校相继成立了少数民族联谊小组或建立了少数民族人士的名册档案。通过覆盖全市的协会网络及时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同胞在当地的生活、工作情况,反映他们的心声。
同时,余姚市设立了每年30万元的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和困难帮扶资金,各乡镇(街道)也建立了配套帮扶资金,积极开展帮困扶贫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全市有8000多人次的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在就业、子女学费减免、扶贫帮困等方面及时得到政府的帮助。
今年初,余姚市委又提出进一步深化民族关爱机制建设。该市在原有基础上,选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专职统战(宗教)干部充实到乡镇(街道),并建立了由市委统战部和民族宗教局牵头协调,市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和重点村三级联动的民族关爱运行机制。
市委要求各责任单位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同胞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以及他们在当地的利益诉求,从细节入手,关爱少数民族群众,营造“政治上平等,文化上包容、生活上公平”的社会环境,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建设余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