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题:综述:稳步发展的中非经贸合作关系
新华社记者施建国戴盈
三年前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注入新活力,中非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合作水平大幅提升,非洲已成为中国重要贸易合作伙伴。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以来,中非经贸合作机制日臻完善。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中国与非洲53个国家均有贸易往来。在与中国建交的49个非洲国家中,有45个与中国签署了“贸易协定”,有31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有10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有43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政府间经贸联(混)委会机制”。
随着双边经贸交往日益密切,中非贸易额快速增长,自2000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以来,保持了33.5%的年均增幅。2008年,中非贸易额高达1068亿美元,提前两年实现了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到2010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奋斗目标。
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适合非洲市场需要,受到非洲民众的欢迎。同时,中方通过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产品免关税待遇、举办非洲商品展和向非洲派出采购团等方式,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如今,南非的红酒、突尼斯的橄榄油和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非洲商品,已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非洲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中国对非投资稳步增长。北京峰会以来,中方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对非投资。目前,中国在非洲设立企业近1600家,涉及农业、电信、能源、加工制造和餐饮服务等众多领域。对非投资拓展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为非洲国家带去了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创了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在对非援助方面,中国政府一如既往,真诚帮助受援国发展经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也不损害第三国利益。商务部资料显示,迄今为止,中国已为非洲50多个国家援建900多个项目,涉及农牧渔业、轻纺工业、水利、电力、通讯、交通、食品加工等各领域。多哥糖厂、马里塞古纺织厂和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等一大批项目建成后,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还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量各类人才,减免33个非洲重债穷国对华债务。从1963年派出第一支医疗队至今,中国先后向非洲派出医务队员1.7万多人次。2009年2月,胡锦涛主席在出访非洲国家曾表示,尽管中国自身也面临困难,但中方将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中非双方越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克时艰。可以相信,通过双方努力,中非经贸合作必将在“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