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观众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参观澳门特别行政区10周年成就展。当日,澳门特别行政区10周年成就展开始面向公众开放。成就展通过文字、图片、图表、视频、模型等集中反映了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取得的骄人成就,生动展示了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澳门焕发的生机活力和呈现的美好前景。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刘畅)残损的大三巴牌坊诉说澳门历史的沧桑,金色的盛世莲花雕塑象征澳门如今的繁荣……连日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澳门特别行政区10周年成就展”,向人们展示了回归10年来“一国两制”构想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以及今日澳门靓丽多姿、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本次展览是成立10周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向祖国和内地人民的一次成果汇报。自11日开展以来,成就展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周末两天,展厅之中更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出水莲花般的粉、绿、白三色展墙,碧绿水面上绽放的盛世莲花雕塑,以及大三巴牌坊等世界遗产的缩微景观,让1400平方米的展厅散发着浓浓的“澳门味道”。“一国两制”、“家国情怀”、“成就平台”、“十年历程”等四大展区,通过图片、文字、模型和实物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10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澳门社会秩序井然、居民安居乐业、经济迅猛发展的伟大成就。
金莲花广场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内地“个人游”客人争购旅游商品,航天员与市民畅谈“飞天”体会,东亚运动会开幕式烟花缤纷,奥运圣火首次“遇见”妈祖阁香火……一张张珍贵的图片带人们回顾着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一个又一个历史时刻与精彩瞬间。
在展览现场进行拍摄的一位澳门电视台记者说,回归以来,澳门的发展与祖国同行。澳门比过去更繁荣,澳门人的信心比过去更足。但澳门原有的多元化生活方式却一点也没有变,这让澳门人感到幸福与踏实。
在2003年澳门首次举办“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的展板前,从事翻译工作的北京观众魏岳川对记者说:“回归之后,澳门不仅继续是东西方交流的平台,并且还发挥自身优势穿针引线、搭建桥梁,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这种‘双赢’的局面正是‘一国两制’的成功之处。”
周末两天,不少家长利用休息时间专程带孩子前来观看展览、增长知识。11岁的小学生彭菲菲说,在学校的课堂上她早已学过了有关澳门的地理、历史知识。
在“家国情怀”展区,两张紧紧相连的照片令人为之动容。一张是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中央政府无偿支援澳门的测温仪、防护服、药品等急需物资抵达澳门的场景;另一张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参加救援的澳门救援队,在返回澳门时受到民众热烈欢迎的场景。
“澳门人知恩图报、有情有义,他们心中不仅充满了对祖国和同胞的赤子之情,更散发着难能可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63岁的观众金恒模对记者说。
在展示澳门地理全貌的大型电子沙盘模型前,讲解员向观众们介绍着澳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金碧辉煌的新葡京酒店、横琴岛上的澳门大学新校区,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港珠澳大桥等尽收眼底。
短暂的参观令人们对澳门10年来的发展变化无限感慨,不少观众在“祝福长廊”的留言板上写下他们的寄语:“澳门明天更美好!”“澳门加油!”“澳门,希望你永远美丽、迷人!”……曾多次去澳门出差的葡萄牙商人卡瓦略,则用葡文写下“澳门,你真棒!”
记者流连于展厅中,耳畔始终荡漾着10年前澳门回归时那首动人的《七子之歌》。一位观众对记者说:“10年前那个回归的时刻,让人们记住了澳门对祖国母亲的渴望,如今,人们再一次记住的是澳门的精彩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