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诊所”屡打不绝的背后
这些年来,各地卫生监督部门对非法行医的“黑诊所”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在南宁市,执法部门去年以来已经多次开展类似的专项打击行动。南宁市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科科长黄均海说,经过几年的集中打击,位于市区的非法行医现象已经得到有效整治,但随着城乡接合部建筑工地的增多,“黑诊所”屡打不绝。
据了解,“黑诊所”“黑”在三方面:一是开诊所的大多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无从医的资格;二是设施简陋,大多数“黑诊所”往往占地十来个平方米,却集厨房、卧室、卫生间、工作间于一体,达不到正规的要求;三是存在售卖假药、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情况。
卫生执法人员分析,尽管没有法律地位可言,但“黑诊所”却显示出顽强生命力,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开办“黑诊所”成本比较低廉。执法部门查处的“黑诊所”绝大部分地处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或大型工地旁边,这些地方人口较多,同时房租等生活成本相对较低。青秀区柳沙路上的几家“黑诊所”所租的简易房月租仅300元左右,这类“诊所”摆放的廉价药物多来自一些小制药厂和回收药品,并没有特别昂贵的医疗设备。
二是“黑诊所”迎合了一些人群对廉价医疗服务的需要。在城乡接合部、城中村以及大型工地附近,尽管外来人口比较密集,但限于条件往往没有正规医院或诊所,正规医院医疗费用较高,还要来回路费,“看病难”问题突出。从已经取缔的“黑诊所”来看,农民工或经济条件不好的居民往往成为“黑诊所”的目标人群。
此外也有执法人员指出,现有卫生执法人手毕竟有限,多数情况下都是发现问题才出动查处,特别是对城乡接合部、工地等区域流动人口的管理存在一些盲区,而“黑诊所”往往在这些监管空白地带悄悄孳生,监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黑诊所”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