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驻京办可节省巨资
有专家认为:“驻京办拉动了北京的经济。驻京办的财政不透明,不接触核心的人很难知道确切数字。有的人说驻京办每年花费在100万元,这还只是估算出来的。实际上,据我所知,规模大、名气响的驻京办,每年的花费都在千万元以上。”
百万、千万级的经费究竟怎么花掉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驻京办主任告诉记者一个在他们圈子里流传的顺口溜——“驻京办、驻京办,请不完的客、吃不完的饭”。驻京办“地方没法管,北京管不了”的状态,被认为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去年4月份有一则新闻——“河南许昌与漯河两市的驻京联络处为了招待客人,花了66万余元却买到777瓶假茅台”。此事引起人们关注的不是骗子受到了怎样的惩处,而是近千元一瓶的茅台都给谁喝了?如此大方的招待,得到了谁的允许?
实际上,对于众多的驻京办来讲,喝瓶茅台又算得了什么?
有关专家算过一笔账,如果一个驻京办每年经费按保守的100万元算,所有驻京办每年全部经费就在100亿元以上,这些钱被用于吃喝的有多少?一名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干部曾经爆料,因财力有限,他们的利器只是当地土特产,而这些土特产根本值不了几个钱,所以效果有限。
“全不管”成了“全都管”
屡被人诟病的驻京办“地方没法管,北京管不了”的状态,将成为历史。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中对保留驻京办的管理提了五条要求,但贯穿五条的就两个词:“制度”和“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