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省、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相继召开。开门办两会,积极面对网络民意,已经成为今年地方两会中一道新的风景线。
网民“现身”两会
●网民参政议政从虚拟社会走进现实,渐成趋势
近日,红网论坛岳阳版中的两位网民——“错爱的我”和“xwj云轩”,被湖南省岳阳县政协增补为县政协委员。他们真实身份很普通:一位是岳阳县农民任岳军,一位是县粮食局企业职工许伟军。职业身份不同的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长期在网上收集民意,向政府建言。
类似的事情也出现在今年安徽省亳州市的两会上。“在亳一方”、“魏绍军”和“君子狐”,这三位亳州知名的“铁杆网民”被增补为亳州市政协委员,走进了市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的会场。
在网上,亳州三位网民表现出令人信服的议政能力。他们都有着近十年的“网龄”,是市民论坛的资深发帖人。“在亳一方”写出《街巷为链,景点为珠,打造中原第一老街景区——亳州北关老街开发保护构想》等精品帖,促成了亳州北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魏绍军以实名发帖,通过认真研究亳州交通状况,在市民论坛上率先提出了修建亳蚌铁路的可行性建议。“君子狐”在市民论坛上提出,尽快推动亳州药业企业进入创业板上市。2009年下半年,该项建议已进入实施阶段。
在一些地方,还有网友以“旁听者”身份走进了两会会场,创下当地网络参政的“第一次”、“首次”。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通过网络和电话实名制报名产生的12名普通市民列席旁听,在南京市历届政协会议上是头一次,其中9名来自网络报名。
今年,广东惠州市首次尝试在网上征集两会旁听代表,网友可与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所提的建议将汇总到相关部门,一些建设性建议将被吸纳到政协提案里。
当选人大代表、被推举为政协委员、列席地方两会……网民参政、议政从虚拟社会走进现实,已成一种趋势。2009年初,河南洛阳网友“老牛”被推选为洛阳市人大代表,被誉为中国“网民代表第一人”。时隔一年,这样的现象在更多的地方被复制,被“粘贴”。
广纳“网络民意”
●地方两会通过网络,开通“民意直通车”
“湖南要发展高科技工业,而不是承接被发达地区淘汰下来的污染型工业,这才是未来低碳生活的保障和出路。”
这是湖南网友“jerry”对该省两会的建议。今年两会期间,长沙晚报启动“晚报帮您捎话到省两会”活动,网民参与热情持续升温,纷纷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说出了自己对省两会的建议。
利用互联网,最大范围征求民意,成为今年各地两会的普遍做法。
——浙江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在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政府工作报告》在市两会前通过互联网向全体市民征求意见,这在杭州还是第一次。
——四川省政协办公厅与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四川政协网开辟“两会民意直通车”,邀请网民一起提交两会提案、议案。
——上海市两会期间,多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部分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做客东方网,向市民公布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项措施的实施计划,并在线回答网友提出的各种问题。东方网的“网议人代会”已开办六年,但在两会期间开通,今年还是第一次。
网络已经成为代表委员们和普通网民沟通的桥梁。
1月21日,陕西省政协委员司全印在西部网博客发表了一篇题为《西安基建拉土车杀人悲剧何日不再重演?》的博文,受到网民的热烈跟帖。近年来,陕西省一些代表委员在西部网注册实名博客,将所关注的社情民意、两会议案提案等内容撰写成博文发表在西部网上。网友就在代表委员的博客中跟帖交流。
有专家分析说,地方两会是言论的盛会,意见的盛会、思想的盛会,也是民主的盛会。在现代社会,网络是意见的发祥地,是一个巨大舆论场,任何公共决策都不应当忽略这个阵地。地方两会通过网络,开通“民意直通车”,既有利于打开大门、广纳民意,又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网络由虚变实
●重视网络民意,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网络由虚变实了!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地方两会收集民意的一种常规渠道。
在这个趋势背后,是一个巨大网民群体的崛起。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3.84亿,而且还在以每月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增长。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同人民网网友在线交流。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对话,为两会听取民意。正是在总书记、总理的带头示范下,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纷纷触网,网络问政成为政坛新气象。
重视网络民意,甚至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1月25日上午,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在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参事参政咨询工作,发挥院士专家等咨询研究机构和社会听证、网络民意在决策中的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王四新,长期研究互联网舆情,他认为,积极利用互联网,是执政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在地方两会中,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从虚拟社会走向现实社会,网络民意变得越来越可触摸。这表明,不仅地方政府正以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网络,而且互联网正在成为征集民意的桥梁和平台。在互联网上,网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博(http://t.sina.com.cn)、在线讨论、视频等方式来交流。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来扩大民众参与就是一种好方式,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云泽说,网民现身两会,是政府的一种有力引导。网民其实就是公民,借助网络社会虚拟性,群众可以相对自由地提建议、提意见,传播范围更广。地方两会让网民参与,是对网民的肯定和褒扬,可以引导网民理智、理性地发言,鼓励积极的正面的网络言行。
针对网络言论非理性、情绪化,网民不可靠的一些质疑,网易编辑邓新华说,网民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普通人,不能把网民妖魔化。事实表明,那些被推举为地方政协委员的网民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优秀。例如,“在亳一方”曾被评为“全省十佳青年新闻工作者”。魏绍军曾被评为“全国统计系统先进个人”,是亳州市唯一获此殊荣者。
网络问政,促进网络参政。有专家表示,相对于两会的这种开放性,还有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官员在对待网络民意时反应迟滞、僵化、落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在政府公共决策中,吸纳更多的网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民智,把虚拟的网络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在倡导尊重网络民意的同时,有专家指出,网民与人民两个概念是不同的,网络民意并不能代替全部民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不能上网、不会上网的群众,他们的利益需要关注,他们的呼声需要回应。网络是工具,不是全部,网络问政只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一种渠道,既不能代替实地调查,也不能代替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政府应广开渠道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