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小学生减负是被谈论了很久的话题,专家们开会谈方案、相关部门出政策及至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然而现实却构成了巨大的反讽:《深圳晚报》“少年离家出走”、“少女跳楼殒命”报道,再次将巨大的问号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令花季学子不惜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身亡这样的选择而逃避?
几篇报道读罢,只觉压抑且焦虑。书包重、作业多、考试排名揪心、假期补课繁多、近视度数越来越高,甚至离家出走、自杀这样的事情算奇闻吗?严格来说,不算,此前全国各地媒体都有报道过类似事件,深圳也并非首起。但正因此,才更令人坐立不安,但凡关注下一代成长的人们,更不会因为这一类新闻的“多”而麻痹了神经。类似的报道越多,越说明了教育问题的严重。
追踪报道中有各方的观点,校方认为家长与学生沟通不够,家长承认,但又说自己时间不多且作业太多,学生压力大,而同龄人和旁观者们则认为他们应该学会面对困难……对吗?对,但是又全错。为什么?这些言论全部忽视了本质性的问题:教育的主体是谁?是正当花季的学生还是学校或家长?所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中都说“应该……”,但是,为何这些“应该”都是指向他人,而从不言及自己?
1919年10月鲁迅先生写了篇长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今天各学校都在开展“国学教育”,学校领导、老师及家长不妨也把这篇文章每日诵读一次。不是要摘抄“语录”,而是因为当年鲁迅先生所提出的问题,直到现在我们都未能解决。
教育的主体,毫无疑问应该是学生,学校要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孩子由出生到成长直至成人,家长所期盼的也无非是让他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学校与家长的目的并无不同,而鲁迅先生也已经做了总结“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百年之后,孩子们大多都已无需为物质生活而担忧,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却问题多多:因成绩不好、沉迷网络而离家出走,被家长责骂、学校责罚而自杀轻生的事件不在少数。常见的分析与评论也是将之归结为心理承受力弱、网络毒害等等,或者就是如同报道中的各方互相指责。
但是可曾想过:既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那么家长是否因为“望子成龙”而给了太多压力,只重分数、名牌学校和提供物质而忽略了其内心世界?学校又是否因为迷恋于升学率、经济效益而根本忘却了教育的宗旨,每个学生在校方的眼里究竟都是等待雕琢的人才还是代表着上千上万元的学费和钞票?惨剧酿成时,究竟是他们“应该”还是学校和家长“应该”多反思下自身问题?
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自己无法选择;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也同样无法选择。而家长、学校甚至社会,又总是以为他们好的名义施加压力,自以为有“恩”,其实无异于强迫,将他们逼入了绝境。换句话说,鲁迅先生所提出的三点,在肉体上或许我们已经成功,但在精神层面,却依然失败!
教育之未来,系于对“主体”的认定和尊重,不可偏废。家长不是主体,而是孩子的港湾和后盾;学校不是主体,而是学生成长的舞台和阶梯;学生,或者孩子才是主体,一切想法、方案、政策、法规都应以他们为中心,是提供而非硬塞,是付出而非给予。
成人们应该做的,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掮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只有这样,或许才能少一些悲剧,我们的未来才能更多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