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省巴州区白庙乡政府,将今年一月份公务开支明细表进行公示,详细记录了每笔公务花费,甚至连花费1.5元购买信封这样的“鸡毛蒜皮”,也作了完整记录;每一笔招待费用也公布不漏。如此透明的做法,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3月15日《华商报》)
在要求官员公示财产的呼声不绝于耳,而官员财产公示又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时候,巴州白庙乡政府公示公务支出的磊落举动,称得上石破天惊。说不定,这是人类自有政府以来,政府第一次如此详尽地公布帐目。这里且不说公示的公务开支是否合理,单就公开透明一点,就足以让政府摆脱质疑,获得清白。它因此赢得几十万网友的热议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
公示公务开支无须细究,明摆的好处就有三点。其一,它把政府的活动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民众可以透过开支细目,知道政府做了些什么工作,付出了多大成本,获得了哪些成效,便于民众督察政府。其二,当所有开支公示出来,你才能判断哪些合理,哪些欠妥,哪些不该,中间有没有公款私用,有没有中饱私囊。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就能及时地得到纠正。这比以往无的放矢式的警示和秋后算帐式的纠偏,来得更有效果。其三,支出不经公示,财务不予报销,无疑会杜绝“变色蜥蜴”。也就是说,实际上开支一套,对外公示的又是一套,开支上张冠李戴鱼目混珠的情形,自然会受到遏制。
应当看到,现今在政务公开上,仍然是困难重重、阻力很大。有的官员甚至表现出傲慢的态度。前不久,有记者提出代表看不懂预算报告,希望对“三公”数据,细化到能看懂、能监督的程度,而湖北省财政厅长王文章则说,“我做个比如,一个家庭能细化到买衣服、吃饭、买电都样样列出来吗?”“现代社会,数字是从精确化到越来越模糊化的过程,现在这个世界很多东西就是靠模糊化支撑着的。”王厅长大约忘了公权和私权的界限,一个家庭愿不愿细化开支,这是私权,别人无从干预。但政府不同,它是靠纳税人养活的机构,当然应当向纳税人说清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这是纳税人的基本权利。而且纳税人不会全是傻子,让人家一直糊弄下去。也许正由于存在王厅长的模糊高论,白庙乡的清白,才显得更有价值。
除此以外,白庙乡开支“全裸”,还为全国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带了一个好头,有着标本的示范意义。它在改善政府形象,密切政府群众关系上,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几天前,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白庙乡的“全裸”举措,就是人民批评政府的前提条件。自然,也是政府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