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岭矿难获救工人:能看见阳光真好4月7日,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河南信阳籍的46岁矿工龚长中在病床上新华社记者王飞航摄
医生讲述:一名被困工人在井下往上挖5米欲逃生
记者7日19时从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被困工人遇难人数上升到9人。目前井下还有两个搜救点正在加紧排水,救援人员准备随时搜救仍然被困井下的29位工人。
7日,王家岭矿救援指挥部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救援的最新进展。
新闻发言人、山西省安委会副主任刘德政说,预测和分析被困工人集中在1号区和2号区,因此,1号区和2号区是整个救援大军突击的两个重点方向。
据刘德政介绍,目前井下的积水依然很深,又不停地有地下水渗出,救援的难度很大。第一个困难是空间小,巷道窄,人员和装备施展不开;第二个困难是1号区域的补水量比较大,1号区域就是透水的地方。目前井下抢险救援仍在紧张进行。
到记者发稿时,1号点抽水正在紧张进行。2号搜救点由于地势稍高,可能会有人员存活。但1号点由于是透水点,且地势极低,估计14名被困人员所处环境十分危险。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说,要继续坚持不放弃不抛弃,抱定被困职工能够生还的信念,扎实推进抢救工作。
据新华社电
7日,王家岭煤矿遇难人数上升到9人。令人揪心的是,现场多名救援人员告诉记者,在井下发现了多具尸体。
夜间现场有救援工人称,有工友在井下发现了多具尸体,记者向抢险救援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求证,未获回应。
待命在救援现场的山西铝厂职工医院王医生告诉记者,井下有煤块、纸箱可以吃,巷道里的积水也不像最初预测的那样有毒,“从医学上讲,剩下30多人应该有生还可能。”
另一位李姓骨科医生也认为,希望总还是有的,被困矿工的求生欲望非常强烈,“我了解的一位获救矿工,他在井下竟然往上挖了5米多,想逃出来。井下如果能幸运拿到营养液,生存几率就大一些。”据中新社
本报山西河津讯(特派记者 王刚 刘斌)昨日,山西王家岭矿难抢险救援已进入第11天。昨日12时30分召开的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第13次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安委会副主任刘政德介绍,参加本次抢险救援工作的人员已达5000人。
记者了解到,此前的3月31日,参与到抢险救援行动的人员有3000余人。
记者昨日在王家岭煤矿事故现场看到,井上仍是一派紧张忙碌景象:矿山救援队员不时成队进出王家岭煤矿入口,地面救援人员正忙着氧割、焊接铁质水管,巨型吊车忙着将铁质水管等起吊至平板车上,29辆救护车也已一字排列,等候在王家岭煤矿出风口背后,车上医护人员全部集结待命……
本报山西河津讯(特派记者 王刚 刘斌)救援工作进入第11天,山西省安委会副主任刘政德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多措并举,严防救援过程中发生次生事故或灾难。
刘政德说,目前,井下巷道已实行巡查报告制度,“每一区域,均安排到单位和个人,实现1小时巡视检查报告制度。”
据了解,由于巷道部分区域积水已被抽干,导致与巷道相连的一些老窑区溢出大量有害气体,毒化了巷道中的空气。
山西方面对救援现场的控制越来越严格。除连换了3次通行证外,在通往王家岭煤矿的路上,还设有3道关卡防家属防记者。
在河津市,一位的士司机告诉记者,的士公司的老总6日就特意交待,不要载记者去王家岭煤矿。沿路上,交警对往王家岭煤矿方向的车辆一一进行检查,在通往矿上的唯一路口,设置了重兵把守,家属和一般记者(除中央媒体外)一律不准进去。在矿区,设置了警戒线,严格控制无通行证人员靠近。
除此外,为家属安排的宾馆也非常偏僻,记者问了多名的士司机,对方均表示都不知道。据潇湘晨报
王家岭矿透水事故获救工人“一日七餐”
新华网太原4月7日电擦擦嘴巴,龚长中接过医生递过来的第三碗饭,“真香!在井下的第七天,饿得实在不行了,我和工友们都吃起煤坨儿(煤疙瘩),那可不怎么好吃。”
46岁的龚长中来自河南,在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曾通过在钻杆上绑一截铁丝向地面救援人员传递“生命信号”。5日凌晨获救后,他和其他59名获救工人6日被运至位于太原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记者正赶上获救工人们吃饭。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有的自己吃,有的被医务人员喂着吃,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孙萍说,目前在此治疗的20名获救工人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肠胃功能比较弱,尽管大部分人有饥饿感,但是由于消化功能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只能按照“少量多餐、逐步增加”的方式来进食。
孙萍表示,病人的恢复进程较快。6日,为了促进消化,他们的食物以“汤水”等流质为主;7日午饭时,医生就开始为部分病人喂食汤面等半流质食物。为了增加营养,加快身体恢复,医生对他们实行“一日七餐制”。
孙萍透露,截至7日12时,20名接受治疗的获救工人中只有一名成功排便,他们身体完全康复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