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学院教授范藻
日前,四川文理学院教授范藻发表了《痛定思痛,地震文学的美学反思及神学冥思》一文,率先将对地震文学的评说由美学反思延伸到了神学冥思。分析家认为,这篇文章将进一步奠定其成为国内地震文学研究第一人的地位。
据介绍,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几乎的所有报刊,都拿出整版甚至整刊登载抗震救灾的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几乎所有的网站都设立了专门的栏目或网页发表抗震救灾的文学作品;几乎所有的文学团体都开展了征文活动;几乎所有的赈灾义演都有抗震救灾的诗歌朗诵;更有不少作家诗人深入灾区抗震救灾,在很快的时间里就写出了饱含真情实感的作品;许多出版社也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抗震救灾文学的专辑,一时间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学奇观。
“时间越过2009年又到了2010年,对于地震文学,研究得最深入和最为详尽的是四川文理学院的范藻教授,”达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龙克告诉记者,范藻先后在《当代文坛》2008年第三期和2009年第三期、《天府新论》2009年第三期、《美与时代》2008年第七期和2009年第六期和《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三期等刊物上发表了六篇、总计四万多字的论文。
据介绍,在《痛定思痛,地震文学的美学反思及神学冥思》这篇近九千字的论文中,范藻对两年来地震文学的创作是这个评述的:“其社会作用功不可没,对其总的评价是:激情澎湃后还需理性精神,信心百倍中应有哀惋意识,乐观昂扬时也要悲悯情怀,爱意浓郁处还需畏惧心理。地震文学在痛定思痛后应该表现出一种‘美学介入后的神学冥思’,这就是将人类生命意义推向极端后的觉醒,它体现为人性和神性双重视阈下的悲剧意识,它意味着此岸和彼岸来回游弋中的生命感悟,它不仅沉重而且沉思,不仅悲伤而且悲悯,不仅畏避而且畏惧,不仅虔诚而且虔敬。”
范藻还针对地震文学创作中的灾难场景“虐恋症候”,发表了《地震文学为何特别关注灾难场景——从传媒学到人类学再到社会学的思考》,认为“从传媒学的角度看是为了借助真实性、亲历性和传奇性的新闻手法追求视角效果,凸现灾难情形;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它曲折而隐晦传地达出人类远古的苦难记忆,间接而依稀地表现了文明前进的痛苦历程,深刻而残忍地揭示出美好人性的阴暗底层;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在战胜灾难上它显示美好人性的光辉,体现万众一心的气势,表现自强不息的精神。”
据了解,范藻因对地震文学由于作者的“过渡”介入而导致“失真”的现象而格外垂青《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并精辟地发现了这部作品“以其新颖独特的表现方式改写了地震文学的表述方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维度上,讲述和表达了我们——人类的共同感受。并在以下三个方面以启示:过去时态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亲历讲述’保留的史诗记忆,现在时态的叙事学意义上的‘亲自讲述’形成的自然文本,未来时态的人类学意义上的‘亲切讲述’开启的文学空间。”
汶川地震已经两年过去了,地震文学的创作也由当初的“井喷期”到现在的“平缓期”,地震文学应该怎样深化呢?范藻在《地震文学,敢问路在何方》中指出未来的地震文学应该是“从生命美学的角度,开启地震文学书写自然灾难和表现人类生命的立意和形式,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思考地震文学表达民众情绪和建构民族精神的策略和意义,从人类历史的维度,透视文明进程揭示自然现象和组织社会力量的规律和效应。”他还在《地震文学由“热”到“冷”的思考》中提出了“后地震时代”的“灾难书写”的命题。(记者靳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