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洞村村民背着盛水工具准备取水浇灌金银花。新华社记者杨俊江摄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旱情最严重的地方。然而,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黔西南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在大灾面前,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上下一心,不向困难屈服,动脑筋,想办法,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宁可苦干,不能苦熬
上个世纪70年代的冷洞村,没一块好土,一亩地要被石头分割成上百上千小块,耕种艰难,人均年收入50元左右,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村民说,山高水远石旮旯,山药苦荞包谷粑,要想吃碗大米饭,除非坐月子生娃娃。
“不能再这样活下去,要向石山要粮食,宁可苦干,不能苦熬。”
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冷洞村开始了一场“炸石造田”的苦战。提起当初造田的火热场面,老场坝组74岁的老人杨科全至今仍然热血沸腾,老人说,全村1000多名男女老少日夜奋战在山上,一个个坚硬的石头、一条条长长石柱被炸开砸碎,铺平夯实,砌成地基,整出平地。然后,村民钻到石缝、石旮旯里,一锄锄、一撮撮地把泥土从石缝中掏出来,背下山,在碎石上一层层回填泥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造田”。
奋战日复一日,坚持年复一年,最终全村炸石造田860亩。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开心地说,昔日石旮旯,如今米粮川,以前,山上巴掌大的地方都种上玉米,因为没有土,长大的玉米抗不了大风,一吹就倒,一亩地收的玉米才一两百斤,然而,“人造地”可以轻松地收个1000来斤,村民吃饭再也不用发愁了。
在村民李兴义的屋前,一边是一排排裸露的岩石,而另一边则是垒起的水浇地。“这些岩石是朱支书故意让留下来的,就是为了让娃娃们晓得当初砸石造田的艰苦,也给大家提个醒,没有一股子狠劲,不流汗,哪样都干不成。”
黔西南州州委书记陈敏说,冷洞人这次抗击旱灾,让我们看到了当初炸石造田的那股狠劲儿韧劲儿,让我们看到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这是无比强大的力量,有了它什么困难我们都不怕。
未雨绸缪,苦干实干巧干
“炸石造田”成了冷洞村乃至则戎乡辉煌的过去,记录了那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新时期,冷洞人开始更加深入的思考,如何更加科学合理“靠山吃山”,而且还吃得长远。
“不种粮食不得了,光种粮食富不了!”1999年,年富力强的朱昌国接棒村党支部书记,高中毕业的他在外务工多年,见得多,懂得多,由于对冷洞有着深入的思考,朱昌国写出了一个冷洞村长远发展规划,开始了科学发展三部曲,进行新的探索旅程。
当初石山变土地,如今土地变良田,朱昌国唱响发展第一曲,改变村里不种水稻的历史。1999年,朱昌国修建全村第一个水窖,容积220立方米,第二年春耕,他家的地变成水田,种上了水稻。割谷子那天,村民纷纷赶来看新鲜,随后几年,村委会利用国家给的补贴,修建632个小水池、小水窖,从此,村民喝上了干净的水,吃上了白米饭。
崎岖山路,羊肠小道,阻隔了山里山外。要想富先修路,一定要把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门口,朱昌国打响发展第二枪。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带领党员干部组织了6台凿岩机,购买物资,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那几年,小山村热火朝天,锤声叮当,没有一个闲人。10年来,冷洞村修了通组路6条共20多公里,如今,冷洞人的摩托车、农用车在水泥路上自由欢快地奔驰。
第三步,石山变成“金银山”,朱昌国说,石山不能光长石头,既要绿起来,又能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这一次,朱昌国看准了金银花,一种像冷洞人一样耐干旱、耐贫瘠的植物。经过8年努力,冷洞村种了2224亩金银花,山上的生态好了,金银花产值已达100多万元,2009年全村农民的收入有六成来自金银花。
志小则易足,志强则智达。黔西南州州长陈鸣明说,抗击特大旱灾,冷洞人民为何从容淡定,为何自信乐观,因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冷洞人永不退缩,苦干实干巧干,未雨绸缪,完善基础设施,确保群众有水吃、农民不减收、环境不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