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青海玉树4月21日电题:绿色,为拯救生命而“燃烧”――抗震部队战斗精神解读
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
然而,总有一些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的是换取别人的生命。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人民子弟兵又一次挺身而出,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生命救援。
遍地的迷彩绿,燃烧着自己,释放着温暖与希望,“融化”着青藏高原上那千年的积雪。
“快”――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战斗效率
地震的消息迅速从青藏高原东部的小城玉树传向全国,人民子弟兵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只有科学指挥才能带来最大的希望。
玉树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天气寒冷,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左右。玉树抗震救灾一线指挥部首选把驻青海及附近的部队以及以前在这里执行过任务的部队调往灾区,由于适应性好,有效控制了非战斗减员。从内地调往玉树参加救援的部队,及时对官兵进行高原防护知识教育培训。
地震发生当天,总部指挥机关迅速行动,打破常规,“快”字当头,排兵布局。当晚,综合值班、空中力量、地面行动、综合保障等8个小组忙而不乱,不断向各部队发出行动指令。陆空并进,千军齐发。到4月15日凌晨,已动用兵力6390人,其中包括协助勘测灾情的海军某型飞机。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离不开科学高效的专业力量。
玉树灾区地幅比较狭窄,部队容量受限,抗震救灾尤其要突出专业力量的作用。这次奔赴灾区的救援部队多为专业力量,携带有专业器材,以最快速度进抵灾区。
武警交通部队一总队总工程师张文顶介绍,此次出动的武警交通部队救援官兵90%有一门以上专业技术、80%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由总装备部研制的新一代工程抢险救援箱组,被及时配发到兰州军区抗震救灾部队,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专业的医疗人员同样重要。兰州军区6支医疗分队共320人,最早于14日晚上就赶到了灾区。为了使更多的伤员得到治疗,部队还在西宁、兰州及西安的医院准备了充足的床位。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只有科学施救才能让生命不断延续。
“上来时不要急,一个一个来。”经过近5个小时的努力,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队员已经看到被埋在废墟底下的4名幸存者。为了稳定4个人的情绪,队员们一边拆除杂物,一边与他们对话。
救援队员李阳说,被困的幸存者即将被救出来时,通常都显得比较兴奋,这样大脑就会迅速充血,有可能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猝死。因此,这时队员必须及时对幸存者进行心理安抚,使其保持一种正常的心态。
在救援中,中国国际救援队始终坚持科学理念,在营救的同时,不间断地对被困的幸存者开展心理安抚工作,对于一些被压埋时间较长或体质虚弱的幸存者,早期进行医疗干预,保证了救援的成功率。
4月16日下午,救援队在结古镇综合集贸市场救援一名被困50多个小时的藏族小姑娘。救援队员经过敲击、喊话后,了解到小女孩的一条腿被水泥板压住,生命体征已经很虚弱。于是,队员每隔半个小时,就喊一次话,让小女孩不要放弃。最终,这名小姑娘被成功救出。
“救援不能蛮干,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工程师刘向阳说,专业救援队队员既要有勇,也要有谋。因此,每次搜救都会派一名安全员时刻观察废墟的情况,并对可能出现下滑的废墟进行加固和支撑。“这样做不仅是对整个废墟的支撑,更是对生命的支撑。”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只有科学施工才能打通灾区的生命线。
4月17日上午,玉树灾区结古镇新建路,第二炮兵某部工兵营展开紧急清障攻坚战。短短1个半小时,就为60余户被困群众抢通了生命通道,创下连日来工兵营施工强度和抢通效率最新纪录。
针对一些官兵救援心切、体能负荷加重的问题,部队严格控制施工强度和动作幅度,总结出“勿大步快跑”“勿久蹲猛起”“上坡用缓步”等抗缺氧反应经验,作为硬性规定,要求每名官兵在救援中遵照执行。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重要的一条就是‘科学’二字。这两个字充分运用到了此次对玉树的救灾中,‘科学’是这次救灾的一大特点。”兰州军区政治委员李长才说。
“暖”――以细致的关爱确保旺盛的战斗力
玉树抗震救灾,是在远离城市依托、救援部队和装备物资仅靠一条脆弱的运输线进行的地震救援,是在高寒缺氧、语言交流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地震救援。
在4月20日国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军队玉树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指挥组组长、兰州军区副参谋长王振国说,参加玉树抗震救灾的万余名官兵,尽管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并没有因此影响救灾效率。
人民军队在玉树抗震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4月14日当天,60吨燃油就运送到玉树机场,保证了救灾陆航飞机的用油。青藏兵站部某汽车团12辆运输车,装载着1500箱矿泉水、50顶帐篷、300套棉衣被,星夜驰援灾区一线。4天后,又派出两批共251台军车,满载着帐篷、医疗器械、棉衣、棉被、方便面、矿泉水等灾区急需物资,火速赶赴玉树地震灾区。
针对行军和救援地域均处于高海拔地区的实际,第二炮兵某营为每名官兵发放了“红景天”等抗缺氧药品,为每个战斗小组发放《高原健康常识手册》,提高官兵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玉树地区早晚温差大,气候变化剧烈,官兵容易因患感冒而加重高原缺氧反应,这个营的官兵在注意保暖防寒的同时,科学调配兵力,保证作息时间,防止官兵因过度疲劳而出现高原反应。
为严密监视震区天气变化,总参谋部气象水文专家组携气象保障装备于4月15日抵达震区,向救灾部队提供准确气象水文预报。4月17日,西藏军区总医院组建的、由45名全军高山病研究中心专家和医务人员组成的高山病专家医疗队,奔赴玉树灾区执行高山病防治工作。
第三军医大学高原病防治医疗专家连夜编写了《高原病防护须知》知识挂图,18日中午从北京送达青海玉树,面向一线抗震救灾救援人员发放。总后勤部18日上午组织联勤分部在玉树灾区一线开设应急兵站,分设供水站和物资供应站,向灾区群众和救灾部队提供热水、热饭和急需物资。当天,应急兵站就出动2台炊事车为结古镇受灾群众提供了850日份热食。
4月20日下午,由军事医学科学院自主研制的移动式制氧挂车和高原轻便折叠加压舱运抵玉树结古镇。这不仅为救灾官兵吸上氧气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为患有急性高原性疾病的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勇”――让英雄主义的旗帜飘扬在青海高原
对于一支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人民军队,勇敢永远是不变的底色。
地震发生后,以玉树为中心,各部队闻令而动,迅速集结。
从陆军、空军、二炮到武警部队,从作战部队、工程部队到医疗分队,分别通过空中、地面向灾区快速机动。
地震当天,武警8650部队接到命令后,立即派600名官兵迅即向灾区挺进。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长达数百米的车队俨如一条游动的巨龙,与时间和生命赛跑。
“早一刻到达,就能多给群众一分生还的希望……”团政委陈增云命令救援官兵:徒步向任务区行进。官兵们扛起救灾器材,5公里路程仅用了半小时。
4月14日20时,伊尔-76运输机刚一停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官兵就从机舱跳了下来。接近4000米的海拔,很多人的双颊和嘴唇很快变得青紫。人手不够,医生、护士和机场的武警战士一起将2吨重的救灾器械与药品卸完。转运车辆不够,一部分官兵登车出发,剩下的,急得跺脚。
刚上高原的官兵们来不及调整,把背包一放,就投入到搜救中。然而,高原稀薄的空气,只有相当于平原60%的含氧量,抬腿举手都分外费力。官兵们忍着剧烈头痛和一阵阵眩晕,咬紧牙关坚持搜救。用切割机、钢丝钳把楼板钢筋剪断,用起重机、吊车将一块块沉重的坍塌物吊走,为了不伤到幸存者,他们甚至用手掏、挖、刨,手套被磨破,手指磨出血却毫不减速。实在坚持不住,就捂着胸口靠在一边喘几口气,随即又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中。
15日10时,在结古镇农达路方向搜救的官兵,隐约听到一片废墟中有呼救声,带队的某营副营长马新林迅速组织官兵实施营救。救援工具短缺,官兵们就用手将砖石、木板一块块挪开。很多人手磨破了,鲜血直流,却没有一人放弃。
玉树机场海拔高度近4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之一,给紧急空运的飞行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战。但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挡人民子弟兵飞往灾区的勇气,从14日13时13分第一架飞机紧急飞往玉树灾区开始,人民空军把一个每周只有数趟航班的高原航线变成了如今每天都有数十次紧急飞行的空中生命航线。
震后的玉树一片狼籍,从废墟里脱险的人脸上充满茫然,但见到军人的身影,就见到了希望,就会立即向前求救。‘
第一时间,玉树军分区司令员吴勇带着一个搜救攻坚小组冲向了毗邻军分区的一片倒塌民房。冒着震后飞落的碎石,吴勇率先冲进废墟,带领官兵用铁锹、镐头和双手接连救出七八名被埋群众。在玉树州民族综合学校救灾点上,他趴在随时可能垮塌的废墟中,与官兵并肩作战。经过连续5小时苦苦搜寻,最终把10名学生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我多躺1分钟,就耽误救人1分钟。”兰州军区驻甘肃某部20岁的战士侯永强说。发烧38.5摄氏度的他,被战友们强按在帐篷里输液。
子弟兵来了,我们有救了!汶川地震中人们所熟悉的一幕,再次出现在震后的玉树。子弟兵顶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冒着严寒,昼夜不息地投入生命大救援之中。
绝不抛弃、绝不放弃,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能多救一个人,累倒下也值!”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朱磊的一句话,道出了所有救援官兵的心声……
绿色,正为拯救无数生命而“燃烧”。
如果说尊重生命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尊重,那么,在伟大中国前行的征途中,必将镌刻着危急时拯救了无数生命的人民军队的身影。
如果说灾难是一个民族最深刻的记忆,那么,在中华民族记忆的最深处,必将铭记废墟中为拯救生命而奉献的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