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竞争的态势
分税制以后,地方政府竞争虽然逐步开始走向正轨,但存在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政府主导的重复建设还是存在、公共支出结构仍然扭曲、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仍然存在等。
当前,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竞争逐步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第一,经济绩效的竞争仍在延续。这是因为我国人口压力导致了当地就业压力巨大,为了把失业率尽可能压低,必须尽快发展当地经济,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展开GDP竞赛。加之,经济绩效往往可以在官员任期内迅速提升,因而地方政府有动力围绕经济绩效展开激烈竞争。不过尽管如此,竞争的形式和策略都会有所变化。
第二,兄弟竞争逐步让位给市场竞争,地方政府之间越来越重视在市场上一较高下,而不再依赖过去的兄弟竞争模式。同时,地方保护主义已经越来越难以实施,可以预见地方政府将会逐步抛弃保护主义的政策,转而采取市场竞争策略。
第三,差异化竞争策略将成为主要竞争手段。由于产业的升级,使得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显得至关重要。而为了吸引人才和技术要素的流入,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加大教育、医疗等社会性支出的比重,提高当地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当地软环境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来吸引要素流入,并扎根。
第四,社会绩效的竞争越来越重要。不仅中央开始调整对地方的考核指标体系,而且当地居民也越来越重视当地的环境、社会安全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质量,这就促使地方政府开始逐步转向社会绩效的竞争。当然,这一系列好的趋势的延续,依赖几个前提:各地区之间产品和要素市场逐步实现一体化,无流动方面的行政障碍;公共财政制度得以落实;政府考核体系得以完善,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并重等等。(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资料链接
中西方竞争理论的不同关注点
西方地方政府竞争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解释中国存在的地方政府竞争现象。
西方地方政府竞争理论主要关注税收竞争。在西方联邦制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一般具有一定调整税率的权力,从而税率调整可以作为地方政府吸引要素流入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对可流动要素收益征税也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税收来源。而在中国分税制改革后,虽然省一级政府具有了一定调整税率和制订税收实施细则的权力,但可以调整的范围有限,而且这种调整必须受到中央政府的约束,此外,我国税收主要采取流转税的形式,缺乏税收竞争的基础。
中国对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更多注意制度竞争。这种制度竞争既可以是减少国有企业补贴、硬化预算约束,主动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等积极方面,也可能是采用各种行政手段和技术壁垒来分割市场等消极方面。但总体特征是,制度竞争多体现为非正式规则而不是正式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更多采用影响实际制度环境来进行竞争,如对地方自由裁量权的不同发挥、制度试验、差异化制度实施程度等。如在地方市场分割中,地方政府既不会通过明确的政策法规限制域外产品的进入,也不会正式对域外流入的产品征收额外的税收,但地方政府完全可以通过许可证、质量标准、弹性管制等手段来实现遏制外地产品流入的目的。
竞争过度催生负面效应
作者:张文礼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没有合作的竞争必然导致无序和混乱,并可能使竞争走向负面,地方政府必须摆脱种种对抗性的竞争思维
当前地方政府竞争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竞争过度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招商引资竞争、制度竞争、产业竞争、公共物品竞争、税收竞争、人才竞争等。从实际中看,地方政府竞争过度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属于多余和不必要的建设。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地方政府由于政绩竞争的激励,脱离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过分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并由于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长三角地区,港口建设的过度竞争十分明显。据统计,在长江从江阴至南通60公里的岸段,共建有68个万吨级泊位,平均0.9公里就有一个。如此密集地在同一河段建设万吨泊位,实属资源浪费。
开发区重复建设也是相当的严重,不少地方的开发区建设过多过滥,一些市、县甚至出现了“县县办开发区”、“镇镇建工业园”的情况。这不但违背了开发区建设的初衷,而且造成了土地资源和相关资源的严重浪费,且建成的开发区往往不符合标准,规模小、设施差。引进的企业大多是冲着优惠政策而来,优惠不满意立即设法走人。各类开发区之间的恶性比拼和过度竞争造成了新一轮的重复建设,难以形成产业互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2003年7月起,国务院部署开展了对全国各类开发区的清理整顿工作。经过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努力,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开发区数量往往是在一次次突击检查之后死灰复燃。
地区产业趋于同构
地区产业同构,是指各地区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组织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确定以及产品结构安排等方面的雷同现象。
在地方政府竞争中,尽管地方官员很清楚模仿其他地区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产业同构化和过度竞争,但是在中国现行的政绩考评机制下,经济落后就意味着地方官员在政治晋升博弈中处于竞争劣势。地方政府官员为了保持经济绩效的相对优势,宁愿保持与竞争对手相类似的产业结构而造成过度竞争,也不愿承担政治晋升博弈中的相对位次下降的风险。因此,模仿其它地区投资,发展本区域加工工业成为几乎所有省区的战略重点,致使各省(市)产业专业化系数普遍下降,工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复和同构,从而形成了主导产业不切实际的状况。
据调查,长三角区16个城市的支柱产业,选择汽车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业的有8个城市,有12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近年专家学者屡有预警:“长三角产业同构比例过高。”产业结构的趋同化必然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使中国经济无法享受到地方协作、优势互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