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初,联合国环境署提出报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8年前定下的目标——“2010年大幅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没有达成。被评估的5万个物种中,如今三分之一以上面临灭绝。
如此背景下,今天在北京召开的科博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上专家们再一次大声疾呼。在中国,野生动物的绝种之快,尤其令人忧心。
迈克·巴尔策,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虎保护项目领导人,在论坛上告诉听众:老虎如今的分布地,只有其原先栖息地7%的大小;10个亚种中已经灭绝了3个。在中国,已经长期观察不到野生华南虎;东北虎只零星分布在跟俄罗斯接壤的乌苏里地区。
“每天世界上都有一只老虎被猎杀。”巴尔策说。在中国,东北虎也一直面临偷猎者的威胁,为此当地居民不得不组建巡逻队。然而,虎产品贸易不能遏制,威胁就不会结束。
根据长期野外调查,东北虎的栖息地几十年来变得越来越破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加剧了这一趋势。“虎是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的‘顶冠物种’,它的灭绝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巴尔策说。
栖息地的破碎化,对大熊猫也是一大威胁。北京大学教授吕植从1985年开始对大熊猫进行生态学研究。她向听众出示了一张1988年到2008年的熊猫分布图——20年来,川西和秦岭地区的基础建设,如公路和新居民区持续扩展,把熊猫保护区分割开,使之更难繁衍。
自然保护区界限的不明确,也使一些熊猫活动区域实际上不受保护。吕植认为,根本措施在于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当地居民保护熊猫栖息的环境,比如发展森林种植业,以及获得各种森林补贴。但这些大多还只是设想。
“大熊猫的保护还有种种困难。中国别的物种可想而知。”吕植说。
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蒋志刚,评估了近年来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的濒危状况。他的结论是:在我们一直保护的野生种类中,有四种已经灭绝,32种功能性灭绝(比如华南虎),还有835种濒危。只有681种暂时没有危险。
鱼类的日子也不好过。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鱼类生态学家威廉·泰勒指出:中国的鱼类资源丰富,有440个特有品种,但如今97个都处在濒危状态。最大原因在于滥捕。“黄河中的鱼由于捕捞,三分之一以上的种类已经灭绝。捕捞量也下降了40%。”泰勒说。
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这里有128种鱼,其中20多种有较高经济价值。为了经济利益,渔民不择手段地滥捕,使九段沙的鱼类受到了灾难性影响。来自保护区管理署的孙瑛告诉听众:“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前来的渔民很多。尤其是在捕鳗苗、蟹苗、刀鱼季节,四面八方来的渔船不计其数。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滩涂鱼类,以及青蟹、黄泥螺等底栖动物也被乱捕。
“20年前,鲥鱼和暗纹东方鲟还是长江口非常重要的渔业对象,”孙瑛说:“但近几年已经难觅踪迹。”(本报北京5月26日电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