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1982年7月26日,邓小平同志对人才的一段经典论述。小平同志同国家计委负责人谈“六五”计划和长期规划问题,在谈到科学技术工作和人才培养使用工作时指出: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起来。说缺乏经验,只有使用他,才能使他积累经验。小平同志还指出,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
事隔17年零10个月,两位领袖关于人才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精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才工作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剑指中国社会由来已久的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错误观念和唯学历、唯资历等错误作法。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有其最佳的培养和使用时间,如果我们早压担子、用当其时,则会发挥其最大效能;但如果我们没能及时培养和启用,则会形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在我们现行的选人用人体制中,,尤其是党政机关中,浪费资源的现象存在的还相当普遍。
提拔年轻干部,动辄提出基层经验不丰富、缺少处理复杂问题的经历,处理同志关系缺乏艺术性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要么就是为了“平衡”而考虑年龄大、工作时间长的同志。邓小平和胡锦涛两位党的领导人的讲话已经为因以上问题而迷惘和同志指明了方向:
一是坚持以德为先、唯才是举。对于品行好、有才能的年轻干部,要及时发现和培养,早压担子。而压担子的前提就是德才兼备,品德为先。一个人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水准直接影响他的人生道路,是基础;而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才能成就事业;德才兼备的干部,无论年龄是大还是小、无论资历是深还是浅,都要早培养、早提拔、早使用,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二是坚持把握主流、公道评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一个人的不足应客观地对待,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要品行上没问题,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无论其身份、学历,都应该公正评价,给发展的平台、创业的舞台,而不能因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而埋没了成绩,让人才“流血流汗又流泪”。
三是坚持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于通过考察,主流是好的干部,要加强培养、提拔使用,在工作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但使用之后,要加强对其培养和监管,使其扬长避短、早日成熟。而不能因疏于监管、放任自流,对提拔的干部不监督和管理,而导致干部走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