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峡工程,移民举家外迁。
“有人说叫‘三峡后’,有的说叫‘后三峡’。叫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后面的事情应该干”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大学学习期间就到万县农村搞“四清”,一直到80年代前期执掌重庆钢铁集团公司,蒲海清对三峡工程都是“听说过、没想过”。但接下来二十多年,他与此事难分难解。
1985年,他调任四川省计经委,当年被选为四川省副省长兼计经委主任,代表四川参与三峡移民论证工作。
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后,他一度成为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下称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下称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拟任人选之一。
1997年,他是重庆直辖后的首任市长,兼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
2001年,他最终“回到”国务院三峡办,两年后接任主任,直至2006年退离行政领导岗位。
这几年,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他曾两次入三峡调研考察,尤其是生态环境。日前,阅完本刊近期数篇三峡报道后,在国务院三峡办,蒲海清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三峡工程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论证与建设,争议始终相伴,政策几经调整。蒲海清认为,不能以今日标准苛求往日,应与时俱进看待之。
他表示,在上世纪80年代初论证期,他既非三峡工程“主上派”也非“反对派”,他坚信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科学决策;现在的实践证明,这个决策是英明的,三峡工程是“伟大的、当今世界第一的工程”,“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在那里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定与中央保持一致”
《瞭望》: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论证三峡工程时,你在四川省当领导,当时四川省领导层是什么态度?
蒲海清:当时省里有一些不同看法,这很正常。因为当时有些专家也有不同看法,说治水要先支流后干流、先上游后下游,先干流缺少经验。再者,从地方经济受益上考虑,先建支流工程对当地效益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