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吉利村,一幢民房的墙角已严重变形。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他认为,有的地陷的形成跟地下矿山开采活动有关,有的跟人类工程活动有关,还有的是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要用科学的理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妄自揣测,更不能以讹传讹。
记者经调查发现,各地“天坑”的出现确实均有不同成因,但均属正常地质现象。
不久前,四川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连续出现两个“天坑”,引起附近村民恐慌,猜测与地震有关。6月4日,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后向媒体透露,大邑“天坑”,初步判定是由于常年抽采地下水使砂卵石层中的细粒砂逐渐被地下水带走,致使砂卵石层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架空结构,后在地下水位变化及自重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塌陷,致使地面下陷。
崇州“天坑”,初步判定是由于其附近曾进行过地震物探勘探,在冲击钻探及爆破震动影响下,卵砾石层变疏松,形成架空结构。随着灌溉水不断渗入,在地下水位变化及自重作用下发生塌陷。
针对“天坑”频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传闻,赵云胜说:“如果地陷与地震等构造运动有关,其分布应当有较强的方向性,而且应当与地震同时发生或在地震之后。而目前这些地陷地点的分布比较零散,当地也没有出现过地震,因此与地震有关的说法没有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