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首次发布50国信用等级报告
这是首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国家信用风险信息
新华社11日专电(记者李延霞 安蓓)我国专业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11日在京发布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根据大公国际的评价结果,中国信用等级本币AA+、外币AAA,高于三大评级机构评级;美国的信用等级本币AA、外币AA,低于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
这是世界首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国家信用风险信息。
全球金融危机日益凸显出现行国家主权评级的缺陷和弊端,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大公国际首次依据自己创建的新型国家信用评级标准,评价并发布全球50个国家信用等级。这50个国家分布于全球各洲,欧洲20国、亚洲17国、北美2国、南美6国、非洲3国和大洋洲2国,50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90%。
根据大公国际的评价结果,中国信用等级本币AA+、外币AAA,美国本币AA、外币AA,德国本币AA+、外币AA+,日本本币AA-、外币AA。从整体信用水平看,本币投资级以上级别(BBB-及以上)的国家占72%,投机级(BB+及以下)国家占28%,外币投资级以上级别国家占74%,投机级占26%。从本外币级别一致性看,本外币信用级别相同的国家是38个;本币级别低于外币级别的国家有3个;本币级别高于外币级别的国家有9个,基本反映了世界主要区域信用风险的典型特征,以及国家信用风险在世界范围的布局及变化情况。
从大公的国家信用级别与美国三家评级机构——穆迪、标普和惠誉的评级结果比较分析来看,明显地反映出在不同评级理念指导下,对具体国家偿债能力在判断上的差异。从大级别(不考虑+/-号的差异)的评定来看,美国三家评级机构之间的信用等级差异较小;大公与三家评级机构的差异则十分显著,存在明显级别差异的国家共为27个,占总数的54%。一致高于三家评级机构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政治稳定,经济表现较为优秀的新兴市场国家;一致低于三家评级机构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缓慢、债务负担日益沉重的发达国家。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是我国著名评级机构,大公国家信用评级启动于2006年,从研究全球信用经济的本质规律出发,反复探索影响国家信用风险的基本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国家信用评价标准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据悉,基于这一新型国家信用评级标准所进行的大公国家信用评级,每年的受评国家总数将超过100个。
大公国家信用级别比美国三家机构一致高的情况
序号 国家 大公 穆迪 标普 惠誉
1 中国 AA+ A1 A+ AA-
2 沙特阿拉伯 AA Aa3 AA- AA-
3 俄罗斯 A Baa1 BBB+ BBB
4 巴西 A- Baa3 BBB+ BBB-
5 印度 BBB Baa3 BBB- BBB-
6 印度尼西亚 BBB- Ba1 BB+ BB+
7 委内瑞拉 BB+ B2 BB- B+
8 尼日利亚 BB+ - B+ BB
9 阿根廷 B B3 B- B-
大公国家信用级别比美国三家机构一致低的情况
序号 国家 大公 穆迪 标普 惠誉
1 加拿大 AA+ Aaa AAA AAA
2 荷兰 AA+ Aaa AAA AAA
3 德国 AA+ Aaa AAA AAA
4 美国 AA Aaa AAA AAA
5 英国 AA- Aaa AAA AAA
6 法国 AA- Aaa AAA AAA
7 比利时 A+ Aa1 AA+ AA+
8 西班牙 A Aaa AA+ AAA
9 以色列 A- A1 AA- A+
备注:共有18个国家,受限于版面,取前9个。
新闻背景
国际机构屡遭“公信力”拷问 中国要有“金融裁判”话语权
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使得金融市场“看门人”——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诸多问题和缺陷不断暴露。由此欧洲、亚洲等国家的本土评级机构开始致力于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
三大评级机构中立性饱受诟病
从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屡屡遭到“公信力”拷问。
统计显示,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在所有的次级贷款MBS债券评级中,给予了大约75%的债券AAA的高等级、10%AA级、8%A级,仅有7%的债券被评为BBB或更低。
而去年12月中旬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也正是从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开始的。在希腊债务危机逐步升级并演变成欧洲债务危机的整个过程中,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招致了欧盟的强烈不满。欧盟委员会多次指责评级机构不负责任地下调欧盟成员国的主权债务级别,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安情绪。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吴晶妹指出,由于系统性风险未纳入评级模型,致使三大评级巨头在美国次贷危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暴露出明显缺陷,评级理念的更新已迫在眉睫。
此外,令三大评级机构饱受诟病的还有他们的中立性。目前,评级行业的收费机制为“发行人支付模式”,在这一机制下,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与发行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据介绍,2007年美国次贷资产规模为1.3万亿美元,而三大评级机构通过提供次贷评级服务获取的总收入为18亿美元。
打破评级垄断已成为国际共识
当前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性。今年4月底欧盟宣布要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也纷纷制定相关法规,扶持保护本国评级机构发展。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吴红表示,许多国家信用评级正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掌握评级话语权抵制现行不公正的国际评级体系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为19.5%,全年直接融资额达到2.55万亿元。“由于直接融资完全是依赖企业的信用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因此信用评级的标准、质量和权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金融战略的成败。”吴红说。
构建自主评级体系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指出,掌控信用评级话语权的国家长期拥有最高信用等级,由此每年可以帮助其少支付数千亿美元的债务利息。而我国却因为评级话语权的缺失,政府和企业海外融资成本大增。
另有专家表示,培养本土信用评级机构,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对维护我国金融主权、推动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整体看,建设中国有影响力的信用评级等级体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未来应尽快制定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扭转国际信用资源占用的失衡状态,为我国争取应有的国际金融话语权、规则制定权提供支持。
(新华社专电 记者白洁纯 李延霞 安蓓)
相关新闻
国家信用风险仍处于高位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昨日同时发布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经济虽然将结束收缩,但是产出恢复的速度总体将较慢且非常不平衡,全球政府债务规模继续快速增长,国家信用风险总体水平仍处于高位。
大公国际认为,2010年全球财政收入会有所提高,但仍未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在财政支出继续上升的作用下,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仍将高达6.8%。
报告认为,国家信用风险复杂化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信用风险普遍恶化同时出现局部危机,其未来发展演变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首先,宏观经济增速与债务增速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宏观经济状况是债务规模和长期利率的关键决定因素,更高的产出增长率会有效抑制债务增长和收益率的上升。由于自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表现已经无法支撑债务增长的速度,大公国际预计2010年在主要发达国家,政府10年期国债利率将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债务短期化现象加剧。一些在2010年经济仍为负增长,而债务增速却很快的国家利率上升和债务短期化的幅度将最大。
其次,欧美发达国家金融部门复苏前景仍不确定,国家信用危机又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和系统性风险,也对利率上升构成潜在压力。再次,国内私人储蓄率低,国际资本流入的可持续性下降。除德国、日本、挪威等少数国家外,发达国家国内私人储蓄率普遍偏低,政府债务的应债主体中国际投资者占很大比例。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总体国家信用风险水平仍在高位,但是各地区风险的幅度,可控的程度差距很大。中东和非洲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总体上都保持了财政盈余,拉美和东亚国家略有赤字,除少数国家外,这些地区各国债务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总体经济形势在2010年将加速好转,因此金融危机爆发后债务虽有所上升,但风险上升幅度尚可控。
(新华社专电 记者李延霞 白洁纯)
新闻链接
大公国家信用等级
对应符号及主要特征
AAA
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能力强,政策连续、稳定、有效,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繁荣、多样化,抗冲击能力强,经济体制灵活、运行稳定,增长潜力强劲;金融体系能够较好地促进经济体系的发展,并有很强的抵御来自金融体系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能力;政府债务负担低,有较强的财政预算执行能力;相较于外债规模,外币资产流动性充足,币值稳定;长期内不存在债务清偿问题。
AA
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经济和社会,突发性政治事件不会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经济繁荣、多样化程度较高,抗危机能力较强,经济运行稳定,经济体制能够较灵活调整,以保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金融体系与经济体系的发展相匹配,防范和抵御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较强;债务规模适度,财政收支平衡状况理想;外债规模少,外币资产充裕,币值稳定;中长期内不存在债务清偿问题。
BBB
政府有效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能力受现实存在的地缘政治风险及社会紧张因素的制约;经济体系具备长期快速发展的潜力,但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金融体系在不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来自内外部因素引发金融体系风险的可能性在加大;相比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债务增长较快,在中期,政府偿债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和支出方面的改善受到限制;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外部融资需求较大,严重的外部冲击会导致流动性出现问题,但融资能力较强;短期内不存在债务清偿问题。
CCC
政府管理经济及社会的能力差,国内局势或地缘政治状况十分紧张;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高通货膨胀,甚至恶性通货膨胀;无法筹集足够资金来满足当期偿付需求的风险很大;货币大幅贬值,外币资产枯竭,缺少外部融资渠道;存在现实的违约可能性。
D
出现债务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