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交通发展
青岛是中国综合交通枢纽。根据国家《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青岛在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分别处于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和青岛至拉萨东西运输大通道上,在国际区域运输通道中处于南亚国际运输通道上。今后几年,将重点建设青岛至太原铁路客运专线、青岛港大型深水专业化集装箱和能源运输码头;建设与高速公路、客运专线和民航机场相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青岛港为枢纽的货物集疏运配套体系,重点提高港口后方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的集疏运能力;建设铁路集装箱中转枢纽,促进内陆多式联运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逐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青岛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2009年,港口吞吐量达到3.17亿吨(外贸吞吐量2.2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28万标箱,分居世界大港第7位和第10位。始建于1892年的青岛港,已形成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正在开发建设董家口港区,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青岛港拥有可停靠1.5万标准箱船舶的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可停靠30万吨级超级巨轮的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和10万吨级的煤炭码头,现有生产泊位10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6个,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04亿吨,成为国家级港口技术中心。
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达到4E标准。开通50多个国内主要城市航线96条,开通日本东京、大阪,韩国首尔、釜山,法国巴黎(经上海),欧洲7国(经北京)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际(地区)客货航线12条,每周航班1800余次。2009年,航空旅客吞吐量966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19.6万吨,分别增长17.8%、5.9%。
胶济铁路是横贯山东、连接青岛、济南两大城市的运输大动脉。1897年开工建设,1904年建成通车;2006年实施了电气化改造;2007年4月起开行200公里动车组;2008年7月,全长362.5公里的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正式运营,开行250公里动车组,这也是中国第一条正式通车运行的铁路客运专线。2009年11月,济青间22对动车组集体提速,坐火车从青岛到济南,由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6.5小时缩短到现在的2小时左右。2009年,铁路完成客运周转量43.5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14.7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1.5%和17%。
青岛公路交通发达。到2009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万公里,建成高速公路11条,通车里程703公里,高速公路数量、长度、密度在全省和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保持首位,实现了辖区“1小时经济圈”,初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青岛邮电通信快速发展。2009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2亿元,增长21.6%。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互联网用户累计达到161.4万户,增长9.2%。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24万门,固话用户达到294.2万户。作为全国首批建设TD试验网络的城市之一,移动电话发展到842.7万户,年内新增194.2万户,通讯能力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