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喜志(右一)在一线查看水情。本报特约记者盖旭辉摄
从7月下旬开始,特大洪水撕扯着吉林省广袤的土地。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闻令而动,从7月28日5时起全力投入抗洪救灾。
7月30日14时许,在抗洪一线连续奋战两天的团参谋长关喜志,正带领官兵在松花江松原哈达山水利枢纽大坝附近水域架设浮桥,突发涨水险情。危急时刻,他果断指挥,10名遇险官兵全部获救,而关喜志却被滚滚江水吞噬,献出年仅38岁的生命。
追忆关喜志生命中最后57小时,这位曾荣膺联合国“二级和平荣誉勋章”、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的英雄,令人充满了感动和敬意。
半夜匆忙见面,竟成夫妻永别
关喜志生前所在工兵团,是国家19支专业抗洪抢险应急力量之一。这次抗洪前,他们根据全国防汛抗洪形势,提前将部队拉到松花江边驻训,组织抗洪抢险演练。关喜志铆在一线,一待就是半个多月。
7月27日晚,吉林省中南部和东部普降中到大雨,吉林市永吉县两家工厂约7000只化工原料桶被洪水冲入松花江。上级命令工兵团迅速出兵拦截、打捞。当晚,关喜志奉命赶回营区受领任务。
他调整好全团抗洪抢险计划,回到家中已是深夜24时。28日3时许,关喜志翻身起床,套上衣服就往外走。妻子何亮被惊醒:“你才回来,咋又要走?”
“部队抗洪,我得去!”简短的回答后,关喜志转身离开家。妻子没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永别!
28日一大早,关喜志带领舟桥营、道路桥梁营官兵,迅速赶到松花江松原哈达山水利枢纽大坝附近水域架设浮桥,准备拦截和打捞化工原料桶。他们架设浮桥拦截,作为第7道防线,也是吉林省内最后一道水上关卡。当时,指挥部下达“死命令”:务必严防死守,决不能让化工原料桶流向下游。
打捞化工原料桶没有专业工具,距离远了捞不上来,近了容易撞上浮桥导致原料桶破损泄漏。关喜志仔细观察后,用铁丝制作出一种C形的简易打捞器,官兵手握这种特制工具,一捞一个准。
舟桥营副营长闫世成回忆说,关参谋长牺牲前,两天多时间没吃上一顿热乎饭,没睡上一个安稳觉,渴了就喝口矿泉水,困了就在江边临时搭设的帐篷内打个盹。在关喜志组织下,官兵先后架设浮桥300多米,探寻水域数万平方米,打捞化工原料桶400余只。
关喜志靠前指挥,处置意外情况特别及时。团长王朝晖介绍,7月29日晚,官兵都已休息,正在浮桥上夜查的关喜志突然发现,从上游漂下来3艘民船向他们撞来。关喜志迅即带领官兵行动,试图将民船控制住。当他发现因水流过急确实难以控制时,当即与几名作业手连拉带拽将船上6名群众救下。直奔闸门而去的民船,瞬间被撞裂。
最后一个跳水,距闸口不足5米
浮桥原先距哈达山水利枢纽大坝仅200米左右。7月30日凌晨,关喜志接到上级命令:架设浮桥再前移1000米,离开大坝重新布防,继续拦截、打捞化工原料桶。
关喜志带领官兵从早上5时30分着手准备。测量显示,江水流速2.5米/秒,适宜浮桥作业。7时30分,他现场指挥官兵将浮桥一段一段分解,用汽艇拖拽到上游1000米处重新架设。
不知不觉间6个多小时过去了,官兵没顾上吃饭和休息。13时55分,关喜志带领大家拖拽最后一组重达18吨的舟桥。副营长闫世成说:“参谋长,您休息一会儿吧,这里交给我处理!”关喜志没同意。他再次测量发现江水流速依然保持在2.5米/秒,便与副营长闫世成、排长潘晓根、战士杨帆和马瑞春一起登上舟桥。
几分钟后,前边拖拽的汽艇尾部冒出浓浓黑烟,关喜志知道这是马力加到最大所产生的现象。紧接着,一个大浪打来,洪水顿时冲上舟桥,5名官兵的鞋和裤腿全湿了。大家立刻明白:涨水了!汽艇与舟桥顿时顺流而下,被吸向大坝闸门。顷刻间,舟桥距大坝闸门不到20米!闫世成事后回忆仍感到后怕:目测推算,江水流速至少增至4.5米∕秒。
关喜志果断下令:“摘钢索!快摘钢索!”闫世成与潘晓根箭步上前,一把拽掉汽艇拖拽用的钢索。汽艇上6名官兵安然无恙,舟桥加速向大坝漂去。眼瞅着离大坝越来越近,另一艘汽艇急忙赶来营救。关喜志连忙挥手大喊:“不能过来!别过来!”
眨眼工夫,离大坝更近了。关喜志再次下令:“投锚!”锚下水抓地,至少也得40米远。闫世成立即回答:“来不及了!”关喜志一声大喊:“跳!”
5人全部跳下水去。闫世成、潘晓根、杨帆、马瑞春4人,很快被官兵和现场群众救起。关喜志却被滚滚洪水卷走……
短短10来秒,关喜志先后发出4道命令,让汽艇上6名官兵、舟桥上4名官兵共计10人全部脱险。目睹这一过程的水闸操作员、水电十三局职工孙艺明说:“关喜志最后一个跳水,他跳的时候舟桥距离闸口不足5米。”某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裴义生说,险情面前,关喜志的判断和指挥非常果断正确。如果稍有迟疑,舟桥上官兵的生命就难保证了。
牺牲前夜,电话里向妻女道歉
7月31日12时,关喜志的遗体在下游5公里处被找到。
关喜志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7个孩子抚养成人。关喜志牺牲后,战友与亲人不忍心把这个残酷的事实告诉已是76岁高龄、患有哮喘和心脏病的老人。
英雄母亲的坚强令人动容。得知儿子牺牲,瘦弱的老人当着众人的面没掉一滴眼泪。关喜志的姐姐告诉大家,夜深人静时,母亲一人成宿成宿地哭:“儿子,妈想你啊!”
7月29日夜,关喜志的妻子何亮一连给丈夫打了10多个电话,总没人接听。深夜23时30分许,关喜志给妻子回了电话。
以前夫妻通话,丈夫总是“我很好,别担心”,两句话就挂了。这一次,两人通话10多分钟。原来,8月2日,女儿关焯月要到北京参加全国少儿故事大王比赛,早就买好了一家人去北京的火车票。电话中,关喜志遗憾地向妻女道歉:“月月马上要到北京参加比赛了,可眼下抗洪形势严峻,我离不开,不能陪你们娘俩,真对不起!”关喜志与妻子相约:如果抗洪形势好转,争取8月6日到北京陪女儿领奖。最后,他在电话里叮嘱妻子:“照顾好两边的老人!”
事后,何亮从团政委管序东那里得知:那一夜,关喜志他们救了6名地方群众。
8月2日,本是女儿到北京参赛的日子,却成了关喜志追悼会的前一天。当晚,何亮轻轻地与女儿关焯月对话——
“月月,爸爸没了。”“什么是没了?”
“就是不在了,再也看不到了。”“以后想见爸爸,就像见爷爷一样,到坟上去吗?”
“爸爸是烈士。”“什么是烈士呀?”
何亮的眼泪流了出来,哽咽着说:“烈士,就是很光荣地死了!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为了抗洪抢险,爸爸掉水里,上不来了……”
末了,何亮问女儿:“爸爸没了,月月你以后怎么做啊?”女儿很懂事地说:“我以后不吃雪糕了,省下钱买书好好学习,讲故事、唱歌给爸爸听……”
何亮点点头,鼓励女儿:“你长大了,一定要像爸爸一样勇敢!”
短评
危难时刻见英雄
白山低首含悲,黑水呜咽长痛。天地同悼,人民失去一个好儿子,我们失去一个好战友——关喜志。洪水中的生命壮歌,体现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培育和塑造功能。
中国的孩子,从小知道,灾难来临时,解放军叔叔一定会出现;受灾的老人脱离险境时,念念不忘“共产党好,解放军亲”。’98抗洪,一位武警支队长用沙哑的声音向战友们喊话:“后面就是九江城,大堤垮了,你我就是罪人!”12年后的今天,关喜志和战友们再一次作出相同的选择,用牺牲和奉献捍卫人民群众的安宁。
军队是一个集体,老百姓喜欢用“解放军同志”称呼每一位军人。老百姓可以不知道“你是谁”,但时刻能感觉到你“为了谁”。这是人民军队的骄傲,这是革命军人的光荣!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人们发出一个振聋发聩、温暖人心的声音:我们都是汶川人!
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同样的声音、同样的场景再现:我们都是玉树人!
如今,甘肃舟曲抢险救援,又一个声音在迸发:我们都是舟曲人!
危难时刻见英雄。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己任的人民子弟兵,当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都应该像关喜志那样挺身而出,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