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全省节能工作会透露,初步核算,去年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5.1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累计降低率超过国家序时进度。作为“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今年能耗下降2.5%,即可实现预定目标。但为防止能耗反弹、尽快破解能源“硬约束”,我省自加压力,咬定能耗再降4%。
3.5%,4.28%,5.85%,5.17%,细析我省“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数据,可以清晰发现,尽管经济发展的压力在加大,但节能降耗的力度一刻未松。
“江苏能耗持续下降,并不是‘一票否决’的被动驱使,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自我加压的结果。”省经信委主任陈震宁说。
四年来,我省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比重。到去年,全省累计淘汰落后炼铁、炼钢能力245万吨、547.2万吨,提前并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关停小火电机组306.449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2000万吨的任务。
回顾四年“硬仗”,小化工整治是一大亮点。全国数量第一的大小化工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成为全省能耗和安全隐患大户。2007年,我省率先启动小化工整治,四年累计关停小化工企业4631家。
节能降耗需要结构降耗、技术降耗和管理降耗“三管齐下”。我省对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高耗能行业实施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电等节能改造工程和能耗审计,效果明显。建筑领域,全省50%的新建住宅统一设计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公共机构方面,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江苏省省级机关“十一五”节约能源规划》;循环经济领域,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8%,居全国前列,4年来550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形成节能量100多万吨标准煤。
节能降耗,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其艰巨性和复杂性。
专家分析认为,通过连续四年加强管理、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节能潜力已得到较大程度挖掘,随着单位能耗基数的降低,节能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的现实是,目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期,部分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以一定速度继续增长,随着经济形势回暖向好,能源消费量也将随之反弹。
啃下持续节能这个“硬骨头”,眼前的两大不足值得关注:
一是部分地方在处理发展与节能的具体问题时,做规划、上项目考虑节能不够,节能财政投入较少,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二是执法体系尚不健全,大部分节能监察机构虽然挂牌了,但力量薄弱,难见效果,大部分县(市)尚未建立节能监察机构。节能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面对单位GDP能耗下降4%的任务,我省再出硬招:
今年要力争淘汰全部水泥机立窑,推进新一轮小化工整治。
乘节能环保产业迅速发展之势,攻克更多技术难题,服务节能改造工程,通过重点节能改造工程,形成节能300万吨标准煤能力。
完成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能耗企业的能源审计,严格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察监察,奖惩分明。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也将执行节能强制标准,老旧汽车、船舶加快淘汰,鼓励节能环保汽车发展,其他领域的节能要与工业节能同步进行。评定20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企业,在500家企业开展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试点机电产品再制造,让低碳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