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连云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财政部门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强化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该市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迅猛发展。
2009年,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全年实现产值350亿元,较上年增长76%,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增加到了29%,较上年增加7.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该市高新技术产业抗风险能力强、发展后劲大的作用充分展现,1—5月份,实现产值170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30.9%,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促进财政增收的强劲动力。
新医药产业快速扩张
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医药产业抓住发展机遇,围绕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步成长为全市支柱产业。现在,连云港的医药产业已具备研究、开发和生产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医疗器械、医药包装材料等多种门类产品的能力,初步发展成为国内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6大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恒瑞、康缘、豪森、正大天晴等为骨干的医药企业群。2009年全市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1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6%,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33%,同比增长34.7%,高出全市水平5.6个百分点。
我国医药行业有句话:“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正是靠创新,连云港的新医药产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江苏全省10个在研原创一类药,6个在连云港;国家“十一五”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连云港市获批15个项目,在全国同类地区中处于领先水平;已有97个新药品种覆盖市场,有36个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项目进入“国家队”。
在创新的引导下,当前连云港市医药产业正进入了快速扩张期。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1亿元,按照美国FDA要求,新建占地600亩的创新药物制剂产业园,年可新增销售30亿元,利税12亿元;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中药注射剂工厂;天晴投资3.6亿元建设肝病创新药物制剂产业基地;豪森药业投资4500万元与东南大学共建设了江苏省生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诺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亚洲最大的多肽原料药生产基地。
新材料产业向高端攀升
至2009年底,连云港市拥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109家,实现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0%。已形成以硅资源深加工为主,复合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等相关配套产业共同发展的特色产业。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在全国建设7个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连云港市硅产业名列其中,这是江苏省唯一获批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连云港拥有硅材料加工企业近400家,产品有石英玻璃管、硅微粉、晶体切片、碳化硅等十几个系列百余个品种,其中硅微粉、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原料产量已占到全国的80%以上,压电石英晶体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硅资源深加工产品市场覆盖全国,出口德、韩、日、美、巴西、荷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形成国内最大的环氧模塑料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碳纤维生产基地;涌现了中材高新、东海太平洋、阳光晶源、佳宇电子、乾统硅导体、晶海洋、连云港中彩、维德硅材料、晶能硅业、中能硅材料、鼎宸光电等一批高端材料生产企业;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500吨聚丙烯腈原丝,1000吨T30碳纤维项目已经投资,T70碳纤维产品在线研发,预计3-5年内形成万吨级碳纤维,1000万平方米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能力;江苏中鹏电子有限公司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用绿色环氧塑封料”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将实现年产3600吨生产能力;中材高新江苏硅材料有限公司“太阳能多晶硅用高纯熔融石英粉材料”列入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将建成年产5万吨的生产线。
新能源产业稳步前进
目前,连云港市除了火电、水电外,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核电、生物质装机容量已达2192MW。风电装备制造业已集聚了国电联合动力、中复连众、重山风力设备、杰瑞电子等一批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兆瓦级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配套发展的产业链。2009年生产销售兆瓦级风电叶片1500套、风电塔架1000套,实现产值30亿元,较上年增长67%。全市规模以上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近40家,太阳雨公司抓住“家电下乡”的政策机遇,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全年实现产值18亿元,增长86 %。
清洁能源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经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共同出资共建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规划投资13亿元,研制并建设我国第一座IGCCS(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的研发设施,2009年完成投资3亿元,已与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先进能源技术研发和示范。
公共财政阳光普照“三新”
连云港作为江苏的经济“洼地”,近年来当地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能迅速的崛起,除了该市始终坚持的创新战略、品牌战略,更得益于公共财政的大力引导扶持。
规划引领,坚持新字当头的发展思路。一直以来,连云港市把培育优势产业,发挥后发优势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核心在于产业定位,产业集聚,产业升级,连云港市产业定位于“一主导(临港产业)、三新型(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两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了促进三新产业的发展,该市建设了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园,大力推进了中科院动力研究中心、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中心等产业载体的建设,全力加快三新产业的布局。2008年《江苏沿海专区发展规划》出台后,为了更好地促进三新产业的发展,该市根据这几年三新产业发展的现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连云港市新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纲要》、《连云港市新材料产业振兴规划纲要》、《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分析了该市三新发展目前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对下一步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做了明确的规划。围绕市制定的产业规划,对财税扶持政策、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大型集团、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明确的保证,为三新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了配套和准备。
政策扶持,引导三新产业不断调整升级。围绕全市三新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布局,连云港市财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分别设立市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创新创业人才奖励基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资金、节能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大企业大集团扶持资金等专项资金近8000万元,支持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加大对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目标和创新成果的扶持力度,将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财税优势。
根据初步统计,从2005年-2009年,连云港市扶持三新产业的各级财政资金达5.3亿元,占全部财政扶持专项支出的70%,分别从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国债转贷资金、服务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支持,约300家三新产业企业,1000多个项目从中受益,其中: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1.2亿,创新资金达3.3亿元,其他资金0.8亿元。经测算带动了社会创新资金投资近70亿元,三新产业因此每年新增产出90多亿元。特别是创新资金的重头戏----2.5亿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是强有力支持了诸如恒瑞医药的国家1.1类新药艾瑞昔布产业化开发研究、中材高新江苏硅材料有限公司的太阳能多晶硅用高纯熔融石英粉体材料制备技术及产业化、连云港中复连众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1.3MW-3.0MW风力发电机复合材料叶片研发及产业化等37个重点成果项目,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是有效提升连云港市三新产业的产品结构,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代表国际国内最先研究成果的项目落地生根;二是有效提升了连云港市三新产业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活动力;三是加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推进企业同高校间的产学研合作。
服务为本,公共财政“阳光普照”。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的需要,做到公共财政“阳光普照”,让三新企业及时了解政策资源,并得到相应的扶持。财政企业管理部门,以“服务企业发展,支持财源经济建设”为理念,每年都会对各级政府出台各项扶持政策进行收集整理,编印成册,通过举办免费培训班,免费发放给企业,并对项目的申报、项目书的制作等详细讲解,根据企业的项目推进情况,做好项目库的建设和项目的储备,每年的培训都在500人次以上,在项目的组织申报上,做到申报一批、准备一批、储备一批。
正是由公共财政的强力支持和企业坚定不移的创新,连云港市的恒瑞医药近年来获得的国家级新证书达101个,其中国家一类新药5个,7个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13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先后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18项、国际发明专利4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7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该市恒瑞医药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研发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从而确保了企业平均以30-40%增幅持续快速发展。
正是由于公共财政及时补位,近9000万元的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帮助该市中复神鹰碳纤维顺利挺过一年多的研发“烧钱期”,实现我国碳纤维工业化生产零的突破,让连云港市成为我国最大的碳纤维及其制品的所在地。
也是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一个90年代末靠20万元贷款起家的纯生态民营小企业,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从微小企业逐步成长为销售达18亿,利税达2.8亿元,拥有一个中国名牌、二个中国驰名商标,产品产销居全国第一,出口额居行业第一的佼佼者。连财
连云港市财政局谭卫局长(右三)在连云港光鼎电子有限公司调研LED节能新产品开发、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