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荷兰银行公布的“世界乳业20强”排名中,中国乳企蒙牛、伊利分列第16名和第17位。这表明,“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已走出三聚氰胺阴霾,向着“世界乳都”的目标大步迈进。
1999年,呼和浩特提出了“奶业兴市”的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奶业兴市战略决定》,2000年正式实施。短短五年的时间,创造了奶牛头数、鲜奶产量、人均牛奶占有量和牛奶加工能力四项全国第一,2005年8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乳业之都”。
2009年,全市存栏奶牛达到95.5万头,牛奶产量达到423万吨,均占全区的三分之一。2009年,呼和浩特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802元,其中来自奶业收入达3342元。全市参与奶业产业链的近50万人。
据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局长范挨计介绍,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呼和浩特市乳业受到强烈冲击,由乳品生产企业“销售难”,直接影响到奶农鲜奶“出售难”。导致从事件发生到今年上半年近一年时间倒奶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了奶农饲养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卖牛、杀牛现象。
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乳都的决策者遇到了自“奶业兴市”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面对行业的重新洗牌,利益的再次分配,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把如何带领企业和奶农走出困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深入调研,科学决策,在第一时间出台一系列稳定市场的决策。
2008年11月,出台了《呼和浩特市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和细化了政府、企业、奶农、挤奶站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按照这个办法,呼和浩特加大对挤奶站的整合力度,按照“一村一企”的原则进行了全面划分与整顿,对一个村有多个奶站的进行合并,基本实现一个村只有一个乳品加工企业建站收奶,有效避免奶站之间的抢奶现象。取缔了日收奶一吨以下、设备简陋的小型奶站。全市由1365个奶站整合到920个。
市、旗县区都成立了奶业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对挤奶站、运输车辆和相关环节进行日常监管。
伊利、蒙牛派专人长期入驻奶站或奶牛小区,对生鲜奶的全过程进行了监督。购置了GPS、摄像头等设备,对奶站及鲜奶运输车辆实时监控。
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乳都”的决策者意识到:以前常说的“得奶源者得天下”,必须升级为“得优质奶源者得天下”。2009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优质奶源基地的决定》,把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的工作列入民生工程,确定为旗县委书记的“一把手”工程,加强领导,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这个《决定》提出了近期的发展目标:经过3年努力,要新建449个规模化养殖场,其中万头牧场6个,千头牧场222个,百头牧场221个。全市规模化养殖水平要确保达到70%以上(2009年达到30%,2010年达到50%,2011年达到70%)。全市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优质奶牛存栏稳定在100万头左右,全市成年母牛年产奶量平均达到6.5吨以上。
同时,呼和浩特市积极鼓励乳品生产企业、奶站经营者、奶农专业合作组织和有实力的个人投资建设奶牛牧场园区,形成多元化投资和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机制。形成了奶联社模式、托牛模式、奶农专业合作社模式、家庭牧场模式、专业生产经营者或法人主体建设经营牧场模式。
呼和浩特对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对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和饲养管理等6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标准。
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加强了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一是帮助奶农建立奶牛档案,进行科学的选种配种,通过推广良种繁育、科学饲养等综合措施,提高奶牛种群质量和单产水平。二是在具备条件的牧场园区推广世界先进的分群饲养、全株青贮、TMR全混日粮饲喂技术。三是真正建立起了横到边、竖到底的三级政府、四级管理网络的动物防疫体系,全面开展了奶牛健康普查。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奶牛养殖科技培训,全面提高了奶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经过各级政府、乳业龙头企业和广大奶农一年多的努力,中国乳都出现了奶农不再倒奶、开始挣钱,伊利、蒙牛销售稳步增长,奶源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消费者信心重树、乳品消费市场供销两旺的可喜局面。
“中国乳都”昂首迈向“世界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