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2日起,持续强降雨导致四川省多个市州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8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四川省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四川省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有关情况。
据悉,根据四川省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处置情况,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将举行四川省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系列新闻发布会。
发生滑坡30处、崩塌6处、泥石流39处
初步统计,截至8月19日17时,全省14个市(州)、67个县(市)、576万人受灾,共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75处(其中滑坡30处、崩塌6处、泥石流39处),因灾死亡16人,未联系上人员66人;倒塌房屋3600户、10700余间,损坏房屋25000余户、76000余间;国道213线等4条国道和6条省道及100余条县乡道断道,在建的省道303线严重受损,受损公路总里程达3100多公里,其中国省道1200公里;19座小型水库、232处供水工程、2813处山坪塘、28座水电站、1461处灌溉设施受损,损坏渠道3759处、堤防185处;农作物受灾82.5万亩,绝收11.3万亩,损毁农田7.6万亩。全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68.9亿元。
成都、德阳、广元、绵阳、雅安、阿坝等“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市(州)受灾严重,极重灾区绵竹市清平乡、汶川县映秀镇和都江堰市龙池镇受灾尤为严重。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发布会上透露,由于检测预警及时准确,临灾避险有力有序,受灾群众得以安全转移,有效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
灾前多次预警近40万人安全转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防范工作。“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省组织对山洪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逐一落实监测防范和治理除险措施。今年入汛以来,省政府多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下发紧急通知,对防灾避灾进行安排部署。
在这次降雨发生前和过程中,省级气象部门先后6次发出重要天气警报、7次发出暴雨橙色或黄色预警信号。省、市(州)政府第一时间发出预警,迅速将信息传递到乡、村、组、户、施工单位,提前组织避险转移。灾区党委、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过警报、警铃、逐户动员等方式,以最快速度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地带,目前全省受灾区域转移群众已超过39.4万人,其中,仅德阳市、阿坝州和都江堰市几处重灾区域就成功转移避险8.7万人。
受灾困难群众每人每天补助1斤粮10元钱
四川省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临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清平乡设置5个集中安置点,紧急转移安置5400多人,汶川县映秀镇紧急转移群众8000多人,都江堰市龙池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和被困人员5300多人。
对受灾困难群众,每人每天补助1斤粮、10元钱,对交通中断的重灾区组织直升机紧急调运食品、药品、衣被、帐篷等物资,确保受灾群众“五有”。组织专家对集中安置点进行勘查评估,确保群众安全;派出医疗、防疫应急队伍参与救灾防病。目前,全省灾区无传染病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排险除险加紧进行
目前,四川省正组织专家和技术力量,研究堰塞湖处置和泥石流淤塞河道治理方案,确保下游群众安全;对山洪灾害发生地周边和集中安置点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划定危险区范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落实24小时监测。
18日2时40分,进入映秀新镇的洪水被成功拦截。19日凌晨,因强降雨红椿沟再次发生泥石流,冲入岷江河道堵塞泄洪槽,目前正千方百计排险,确保映秀新镇安全。绵远河小岗剑一带因强降雨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刚开挖成型的泄洪槽被阻断,再次形成堰塞湖,目前正组织力量抓紧排危除险。
逾3000人日夜奋战抢通“生命线”
目前,全省已紧急调集400多台大型机具、3000多人,全力开展灾区道路抢通攻坚,尽快打通生命线。国道212线、省道210线、301线已基本抢通。
由于17、18、19日强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已初步抢通的汉清路再次断道,国道213线映汶路部分已抢通路段再次毁损,目前正集中力量全力加快抢通保通工作。灾区受损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应急功能已初步恢复。
近期还有强降雨
新闻发布会透露,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8月底前,预计地震灾区还有较长时间、较大强度的降雨。针对这一情况,四川省已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对基层防灾的预警、预报和督导;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力度,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检查的要求,及时发现新的隐患,迅速纳入掌控范围;进一步强化所有有人居住的山间沟口的监测,要在暴雨来临前,果断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内人员提前撤离至安全地带,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新闻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侯雄飞主持。省政府应急办主任严卫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刘永湘介绍了相关情况,两位地质专家——省冶金地勘局蜀通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平,成都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强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