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阿里河林业局中心苗圃参观。
记者在阿里河林业局中心苗圃参观。
绿色希望。
西伯利亚红松(图左)与樟子松(图右)对比。
西伯利亚红松采穗圃。
8月27日上午,“新林区新形象新跨越——全国网络媒体走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记者团一行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阿里河林业局中心苗圃参观采访。
西伯利亚红松是集用材、坚果、粮油、保健为一体的优异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引种西伯利亚红松,能有效的改善大兴安岭乃至全国高寒林区的生态环境,丰富寒温性森林树种组成、改善森林品质、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可持续发展经营系数,加快生物的多样性发展。
阿里河林业局在西伯利亚红松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上迈出了举国瞩目的关键一步:1995年末进行了西伯利亚红松引种试验,引进新疆、赤塔种源的西伯利亚红松实生苗,营造试验林约20亩,培育苗木数万株。从1994年开始进行育苗试验和造林生产,陆续调进赤塔、乌兰乌德、阿巴干等种源的种子十余批,至今已培育出优良的西伯利亚红松苗木近200万株。1999年建立西伯利亚红松采穗圃,2005年底西伯利亚红松良种基地正式获国家批复,2009年良种基地开始定植。
在多年的实践中,阿里河林业局总结出了一整套利用樟子松容器苗做砧木,在温室大棚中嫁接、管理,成苗后再定植的有效方法,保证了较高的成苗率和定植成活率,2005年嫁接成活率达到99.4%,被东北林业大学的专家称为“创造了嫁接史上的奇迹”;他们还创造了高枝异砧多头嫁接的方法,成为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园、采穗圃快速繁殖的实用技术;他们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总结出以劈接为主,通过采用侧枝嫁接、形成层与形成层对接等方法,以提高穗条利用率的经验,打破了习惯上只用顶端枝条嫁接的传统,既节省了外汇又保存了珍贵的种质类型,加速了种子园的建设进程。2009年培育出第一批阿里河种源的西伯利亚红松苗木,充分证明了西伯利亚红松可以在阿里河实现子代繁育。2010年西伯利亚红松推广示范项目已获得批准并播育了1500斤种子,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苗木。、
此外,一批研究论文及研究成果获得多个奖项,《提高西伯利亚红松穗条嫁接成活率》获省部级QC成果优秀奖;《西伯利亚红松引种初探》、《西伯利亚红松在阿里河地区嫁接情况的探讨》被评为省部级优秀论文,西伯利亚红松育苗技术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