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农民运动
位于萧山凤凰山麓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
1921年下半年,以衙前为中心的萧绍平原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减租抗租斗争。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全国第一次新型农民运动。
衙前,土地肥沃,河港纵横,是一个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但在旧社会,农民深受官僚军阀封建地主的层层剥削,生活十分困苦。1921年春,中共早期党员沈定一回到家乡衙前着手开展农民运动,他邀集了宣中华、刘大白、徐白民、唐公宪等革命者,创办了一所农村小学,进行宣传发动,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组织农民团结起来开展斗争。1921年9月27日,在沈定一等人的领导下,衙前农民召开大会,通过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选举了李成虎等6位贫苦农民为委员,衙前农民协会宣告成立。
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章程,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第一个成文的革命纲领,它的发表,标志着初步觉醒的农民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自身的解放而斗争的开始。《宣言》喊出了“剥削阶级不配做主权者”的口号,提出了“土地应该归农民使用”,“土地应该归农民所组织的团体保管分配”的主张,号召农民觉悟起来,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章程》公开宣布,“本会与田主地主立于对抗地位”,明确规定了实行减租的方针。
衙前农民协会成立后,萧绍一带贫苦农民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纷纷到衙前要求入会,要求拿到《宣言》和《章程》。短短一二个月中,萧山、绍兴、上虞3县有82个村相继建立了农民协会。同年秋收,农民协会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抗租减租斗争,规定一律按原定租额的三折交租,规定改大斗为公斗量租,取消地主下乡时的额外苛例,不交预租,看年成好坏还租等。这些规定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地主仗着财势,企图对抗,农民有协会撑腰,毫不畏惧,针锋相对地开展斗争。萧山南沙有二三十个村还联合发表了《萧山南沙组织农民团体宣言》,“决心不怕牺牲,誓与地主豪绅斗争到底,直到他们屈服”。后来,地主因收不到租,也联合起来,集中了80多只收租船向农民逼租。农民协会得到消息后,立即鸣锣召集1000多农友,高呼斗争口号,向收租船投掷烂泥石块,吓得地主狼狈逃走。为了造成更大的抗租减租声势,农民协会还组织农民到萧山、绍兴城里示威游行,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同情和支持。
风起云涌的农民减租抗租风潮,使反动统治者极度恐惧和仇视。12月18日,正当数百名农民在衙前东岳庙集会,共商减租事宜时,从绍兴开来100多名武装军人,冲进会场,鸣枪威胁,大打出手。农民有失足掉入河中的,有被刺刀刺伤的,农协委员陈晋生、单夏兰等不幸被捕。接着,反动当局又派出大批军警到萧绍农村大肆搜捕,查封各地农协领导人住宅,查抄农协宣言、章程及会员名册,严禁农民集会。12月27日,他们又逮捕了农协会主要负责人李成虎,并于次年1月将他害死于萧山狱中。衙前农民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影响深远。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曾全文刊登了农民协会的宣言和章程,上海《民国日报》等进步报刊也相继发表了许多声援文章。党中央领导人陈独秀、邓中夏等都曾对衙前农民运动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衙前农民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声,为萧山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李成虎:农运第一人
凤凰山下,绿意盎然,阳光灿烂。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最早的衙前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的李成虎烈士墓前。
圆形的墓,斑驳的墓碑,简单的墓志铭,记录了李成虎英勇的一生。墓旁,百年的大樟树苍翠如故,见证了这位八十年前的“中国革命史上农运第一人”的革命一生。
“为群众而牺牲,问耕耘,不问收获。振义声于陇亩,见锄锹,如见须眉。”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浓缩了这位英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追求真理的精神。
微风拂过,树叶瑟瑟作响,恍惚间,一位头戴毡帽、虎目有神的花甲老人向我们走来……
1921年春,李成虎发动了安昌镇油坊催讨油菜籽赊购款事件,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农民运动的预兆和先声。同年5月,李成虎领导的打米店事件,使这位受新思想影响的花甲老人成为了农友们的领头人。争夺西小江的养鱼事件,终于把这位汉子推到了衙前农民运动的大潮前。
揭竿而起、振臂一呼的英雄形象开始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好要大家好,有要大家有,只要大家齐,就一定能办好。”烈士的声音似春风化雨吹开了广大穷苦农民的心田。“一根麻秆易折断,一捆麻秆折不断。”“劳农们团结起来,大地主总会有一天投降的!”质朴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烈士追求真理的勇气。
1921年9月27日,在李成虎的发动下,衙前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农民运动协会,宣读了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第一个为农民谋福利的成文纲领。头戴毡帽、走路虎虎有声的李成虎被农友们选为议事员,带领着广大农民走上了团结抗争之路。
一夜间,萧绍平原沸腾了,减租反霸斗争遍及每一个村庄。近至绍兴远到上虞,80多个村庄成立了农民协会组织。萧绍平原一带农民掀起的减租风潮,惊醒了地主豪绅的酣梦。1921年12月27日,李成虎不幸被捕。
“要杀就杀我,不用多嗦,穷人总有一天会出山的……”李成虎铮铮铁骨,义正词严。1922年1月24日,李成虎被敌人凌虐致死。牺牲前,他留下遗言,嘱咐广大农民兄弟要团结抗争、争取最后的胜利。
80年后的今天,烈士的心愿已成为现实,衙前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勤劳勇敢的衙前人民继承着烈士的遗志,向着更美好的现代化迈进。
墓旁,百年樟树正迎着阳光含笑。
沈定一
沈定一,萧山衙前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早年曾任云南广通县知县等职。后留学日本,在东京加入同盟会。1920年与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共早期党员之一。
1921年4月,沈定一回到家乡萧山衙前,开展教育农民、组织农民的农村革命斗争。他身穿普通农民衣服,操着家乡方言,用农民常见的事例作比喻,亮出了“废止私有财产”、实现“土地公有”的政治主张,不仅使农民听得懂,也说到了农民的心坎上。他为了迅速建立农民组织,出资兴办了衙前农村小学,邀请原浙江一师的进步师生刘大白、宣中华、徐白民、唐公宪等到衙前任教,在传授文化知识和实用知识的同时,向广大农民宣讲革命道理。
在沈定一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和团结了一批农民积极分子,如萧山的李成虎、绍兴的单夏兰等。沈定一支持李成虎等贫苦农民保卫自身利益的斗争。一次是打米店。这年5月,正值青黄不接之时,粮商乘机提高米价,引起农民的气愤。在沈定一等的支持下,李成虎把围身布绑在竹竿上当大旗,带领农民捣毁龛山“周和记米店”及附近哄抬物价的米店,迫使粮商恢复原价。一次是争得了被绍兴县官绅把持的西小江的养鱼权和捕鱼权。这让农民看到了团结的力量,提高了斗争的信心和勇气。9月27日,衙前农民协会成立,沈定一等人起草了中国现代农民运动史上第一个革命斗争纲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
在农民协会的领导下,各地农民开展了减租斗争。农民协会作出了“三折还租”,(按原租额三折交租)、取消“东脚费”(地主下乡收租时由佃农负担的路费)、反对交预租等规定。针对农民协会的减租要求,地主联合起来收租。一次集合80余条收租船,分头向农民逼租。农民协会闻讯后,鸣锣聚集了千余名农民,高呼口号并向收租船投掷石块,收租船只得空船而归。
衙前及周围地区农民的斗争,使地主阶级极为恐慌,他们联合要官府查办。12月18日,各村农民协会正在衙前东岳庙开联合会,当局派兵包围了东岳庙,逮捕了单夏兰等人,又强令解散各地农民协会,杀害李成虎,农民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衙前农民运动影响波及萧山、绍兴、上虞3县82村的10多万农民,当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减租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
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
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位于衙前镇凤凰山南麓李成虎墓面侧面。全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由薄一波同志亲笔题写馆名“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该馆于1999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整个展馆分为三间,有“今日衙前”、“现代农民运动的思想传播”和“衙前农民运动的发动”、“衙前农民运动的爆发”、“衙前农民运动在云涌”和“斗争在继续”等七个展版。
衙前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现代农民运动,这场农民运动的风爆就发生萧山区的衙前镇。
李成虎墓:1922年1月24日,李成虎在县狱中刑虐致死,葬于凤凰山,沈定一主持安葬仪式,并亲书墓碑:“李成虎君墓 衙前农民协会委员之一 十一年一月二十四日害于萧山县狱中 其子张保乞尸归葬”。原墓毁于1972年。现墓系1983年重建,位于东岳庙北500米的凤凰山南坡,坐北朝南,由墓、拜台及墓道组成,占地625平方米。墓呈半球状,底径5米,高3.3米,青石墓碑。墓地三面砖墙围砌,石板墁地,墓前设祭台,左右分立4块标志碑与说明碑。从纪念馆到墓地为5米宽的典尺墓道,条石砌筑,青石柱头,周围花木成荫。李成虎烈士墓的保护范围墓区以四周围墙,墓道以石坎和两侧栏杆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围墙外20米、南靠衙前中学后围墙、西至山间大路和微波站、北至山巅。
“精神不死”碑:上海工商友谊会闻讯衙前农民运动被镇压,李成虎被刑虐致死的消息后,特派代表前来祭奠,并捐资立碑一座。1922年,“精神不死”石碑落成,沈定一题写碑文:“李公成虎因集同志,组织农民协会,要求田主减租,被捕,遂死狱。同人佩公为谋公众幸福而牺牲,受立此碑,以作纪念”。“精神不死”碑遗址在凤凰山巅。
成虎坊:位于凤凰山脚通萧绍运河的李成虎墓道口,李成虎被刑虐致死后,沉定一和当地农民自发捐资立坊,沉定一亲书两楹联于柱上,正面联:“中国革命史上的农人这位要推头一个;四山乱葬堆里之坟此外更无第二支”。反面联为:“吃苦在我,成功在人”。坊毁于“文革”。
成虎桥:位于衙前凤凰山南麓,跨萧绍运河。李成虎生前筹款,在死后百姓建造。为纪念李成虎,百姓命其为“成虎桥”。成虎桥位于东岳庙150米处,南北向,跨于萧绍运河之上,原系双孔木梁石墩桥。1974年,因公路建设,拆木桥而建跨虹水泥桥。2001年又因公路建设需要,拆危桥而新建。
李成虎故居:位于东岳庙西300米的萧绍运河对岸。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0平方米。原祖宅有三间平屋,后由成虎、成蛟兄弟两分居。1854年,李成虎出生于此。他幼年丧父,随母乞讨长大,至1921年12月27日被捕前一直居住在此。现仅存明间。成虎故居以居四周5米内为保护范围,20米范围内为建设控制地带。
农村小学旧址:为沈定一祖宅“光禄第”的一部分,位于东岳庙的运河对岸官河路32号,西临成虎桥百米。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为清未木构二层楼建筑,面宽四间,建筑面积315平方米。1921年,沈定一出资在自己的寓所创办农村小学,先后邀请革命知识分子俞秀松、刘大白、宣中华、徐白民、杨志华等讲学。9月26日,农村小学正式开学,免费招收贫苦农民子女66名入学,还在夜晚、农闲、雨天开办成人班,是中共早期宣传马列主义,培训农民运动骨干,酝酿农民运动的场所。楼上最西间曾为杨志华居室,楼下为“龙泉阅书报社”和教室。1928年,沈定一被暗杀后,改名为定一小学,省政府拨给1300亩荒沙地和500元公债作为办校基金。抗日战争暴发后停办,建国后又重新开办学校,2000年恢复“衙前农村小学”名称。农村小学为保护范围为教室四周墙基,以距墙基20米范围为建设控制地带。成虎桥以桥四周5米为保护范围,20米范围内为建设控制地带。
东岳庙:位于衙前镇凤凰村,坐南朝北,门对萧绍运河,有纤道和船埠。占地592平方米,分前殿及东西厢房。前殿建筑面积326平方米,为五架梁、前后廊、穿斗式建筑,上有卷栅,顶用庐斗,屋顶为硬山式。柱上撑拱为木雕狮子,立额,撩檐坊均有木雕图象。门柱上有楷书抱对:“龛赭锁重门,屏藩迭障;东西分两淛,吴越通衢”。东岳庙为衙前农民运动领导人沈定一演讲和农民协会办公、聚会之场所。1921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在这里成立,选举了农民协会委员,发表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章程,由此拉开了我党领导的最早的农民运动的序幕。12月,军阀部队包围东岳庙,抓走农协委员单夏兰、陈晋生及“龙泉阅书报社”负责人孙继民。李成虎牺牲后,曾设灵堂于此。1927年,又用作第二次农民运动“萧山东乡自治会”的场所。建国后,曾设造船厂、卫生所、公社食堂等。1990年,政府拨款修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农民协会旧址(东岳庙)的保护范围以东岳庙及两侧厢房四周墙基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八字桥下大路、南至镇政府门前大路、西至成虎桥、北至运河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