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广州9月26日讯 (特派记者 王黎婧) 对于许多依水而建的城市,水是她们的生命命脉。位于河网密布的珠三角区域,交织的河仿若城市经脉一般盘活了整座广州城,曾有着“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山水格局。
今天上午,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广州亚运行采访团来到广州越秀区的东濠涌,实地感受为筹办亚运,广州市容市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从2009年初开始,广州市全力推进大型治水工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广州“水城”印象。
通过治污之后的东濠涌旧貌换新颜,珠江水在高架桥下流过,河的两岸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东濠涌的整治,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唤起人们对老广州的“水城记忆”。
和谐拆迁实现“零投诉”
列入此次治水范畴的121条河涌中,东濠涌是广州仅存的旧城护城河,从北到南全长约3000米,穿过环市路、东风路、中山路三条中心城区主干道直入珠江,是此次广州治水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东濠涌的整治,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唤起人们对老广州的“水城记忆”。
东濠涌南段综合整治,通过采取雨污分流、净水补水、景观整饰等方法,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恢复了河涌原生态,再造广州“六脉通渠”文化特色,实现了“水清、岸美”,市民可“见水、戏水”的整治效果,“堪称典范的亲水生态休闲文化走廊”。
“现在的生活同以前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不用担心被雨水浸,而且住得宽敞、方便又舒心!”望着窗外瓢泼的大雨,原本一家八口拥挤在东濠涌边上40平方小房里的王伯很感慨。是东濠涌拆迁、安置,让他们家三代人告别了常年潮湿、拥挤的河涌边小房而住上宽敞公房。如今,住在离北京路商业街“咫尺”之遥的公屋里,让王伯一家远离了浸水之苦,走出了人均5平方米的“蜗居”生活,这个重新建起的公屋之家,让王伯感慨万千。
据悉,越秀区仅用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153户、约5.5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没有发生一起因拆迁引发的信访个案,没有发生一起拆迁投诉。汪洋同志在省委办公厅《督查专报》(2009年第186期)刊载的《越秀区全力推进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上批示:“越秀区的经验证明,只要方法正确,执行到位,拆迁工作同样是可以在和谐的情况下进行的。越秀的综合整治完成后,一定去看看”。
铁腕治污
治水必治污,治污先治源。越秀区河涌两岸环境复杂,住宅、商铺密集,必须先查清河涌沿岸的污染源,堵死污染源头,才能彻底解决河涌水质污染问题。越秀区全面摸清了辖内4条河涌沿岸193个排污口和428间污染源经营项目、经营状况及污水流向、处理、排放等情况,督促11间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停业关闭了逾期未完成整改的3家污染源饮食单位,对3间无证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的污染源进行了查处。
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开展了三次河涌沿岸污染源复查行动,原有428间的污染源已依法取缔20间,其余408间全部落实整改,4条河涌两岸全部完成截污,违法排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九大工程联动治水
东濠涌整治工程涉及八大工程。一是调水补水工程。在珠江前航道江湾桥西侧新建补水泵站,抽取珠江水对东濠涌进行补水,东濠涌南段水体实现了良性循环。二是景观、堤岸工程。改造和加固堤岸、修建桥粱、建设“绿道”等。三是两岸建筑物立面整饰工程。四是配套停车场工程,进一步缓解了该区域停车难问题。五是机电安装工程。对环市路到沿江路3.19公里的河涌进行光亮工程和视频监控工程。六是高架桥体涂装工程。七是水质净化工程。
在越秀桥附近建设净水厂,日处理能力约10万吨。八是东濠涌管理中心和博物馆建设工程。将越秀北路和豪贤路交界处、紧临越秀桥和东濠涌两栋民国时期的旧别墅改造为“东濠涌管理中心和博物馆”。记录和展示河涌历史文化和整治成果。
目前主体建筑整饰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布展装修,收集河涌老照片等实物。预计国庆后开馆。九是景观休闲带建设。在环市路、东风路段建设公共广场园建、景观、绿化等工程。
安居乐业群众得实惠
整治前,河涌污染严重,人居环境较差。东濠涌沿线居民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群众多,长期忍受污水、噪音、潮湿的生活环境。越秀区把“河涌整治经费的63.7%用于拆迁补偿和房屋安置工作,改善了85户困难家庭、63户住房面积不足40平方米的家庭和11户孤寡残疾人家庭的住房环境。东濠涌两岸房屋整饰一新。同时,还计划将东濠涌沿线合计近61.7万平方米的地块全部纳入旧城更新改造,进一步改善该地区居民的居住条件。
新东濠,新生态
目前,东濠涌通过补水和净化处理,河涌水质可达到国家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和无色、无味、清澈、可触摸、无害皮肤的效果,可供行人戏水,并通过形成水闸联动,可改善新河浦涌及东湖水质,实现城市中心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绿色生态全面恢复。遵循河涌生态自然规律和环保要求,以自然河底及生态堤岸的形式,以园林绿化为主,采用多项生态和环保新技术,恢复岭南水乡的河涌风貌,目前走在东濠绿道上,满目绿色、清爽宜人,呈现一派生气盎然的自然生态景象。随处可见市民亲水、戏水的情景。有居民听说东濠涌环境变靓了,带着孩子还从海珠区、白云区、天河区等专门坐车过来。
整治不忘人文情怀。在整治中把文化建设贯穿河涌治理全过程,挖掘水文化、桥文化、石文化、广府文化、名人文化等人文历史内涵,进一步擦亮“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设立以河涌为主题的博物馆和治水碑记,展示河涌沿线历史文化遗存及古今治理河涌史实。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运用现代建筑工艺,恢复东濠涌越秀桥、小东门桥、筑横沙桥、东华桥等6座历史名桥原貌,新建4座现代小桥,还沿水脉设置越秀桥叠水瀑布、越秀广场治水主题雕塑、荷花池、景观石、水堰、凉亭、驿站等景观10处。展现鲁迅故居、宋庆龄故居等名人名居景点,塑造浓郁细腻的水系概念。在糙米栏桥附近和永曜北小学墙壁各设置人物雕塑2组、壁画4幅,重塑民国时期广州普通百姓人家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反映老广州的风俗人情。
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整治带来河涌周边社区卫生条件的改善,“四害”明显减少,爱卫部门监测东濠涌沿线及周边社区外环境16600米,鼠迹由今年1月份的28处下降到7月份的8处,鼠害减少7成以上,粉板法监测鼠密度仅为1.54%,比国家标准低1.46个百分点。
东濠涌,正在变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