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济南讯:胶东半岛某机场,秋高气爽,天空湛蓝明净。“715 ,准备起飞。 ”“ 可以起飞!”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济空航空兵某师飞行员张德山集中精力目视前方,加油门,松刹车,战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掀起滚滚热浪,迫不及待地疾速滑跑、离陆、爬升…… 176天苦苦等待的焦灼,在重新飞上蓝天这一刻彻底释然。
在今年5月6日的夜航训练中,张德山和飞行员冯思广驾驶的歼教某型飞机突遇发动机空中停车。为避免飞机坠毁在前方的人口密集区,生死关头,他们不约而同前推驾驶杆,强行改变飞行轨迹,却因错过最佳跳伞时机,前舱飞行员冯思广壮烈牺牲,后舱飞行员张德山光荣负伤。(本报曾在5月21日一版《冯思广: 生死时速中的生死抉择》,22日二版《生死五秒书写大忠大爱》予以报道。)
被送进解放军第456医院后,脚踝处骨折再加上43岁接近最高飞行年限,让张德山很担心就此停飞。为重返蓝天,张德山做足了功课:治疗期间,他每天看完书就坚持练习仰卧起坐。刚能拄着拐杖下地活动,他就开始练俯卧撑,恢复肌肉力量。从第一次勉强做25个,到一个月后一口气做 80 个,大负荷的运动量,加上脚伤的疼痛,每次他都练得汗流浃背。正是靠着艰苦的锻炼,张德山才得以再次驾驶战鹰重返万里云天。
9时39 分,完成了仪表课目规定动作后,张德山退出空域,驾驶银鹰呼啸凯旋。800米,500米,300米……张德山集中精力,调整好飞机状态,对准跑道,推杆,收油门,飞机轻柔接地,减速伞应声而出,在机尾处绽开一朵漂亮的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