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一位市民来到发生火灾的大楼,用鲜花悼念遇难者。新华社记者 裴鑫摄
11月15日,静安区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在救治伤员。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新华网上海11月16日电
“在房间里也是烧死,我还不如跳死!”陈女士忆及前一天火里逃生的经过仍一脸惊恐心有余悸,激动地做着手势。
11月15日14时15分许,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一幢28层楼的高层居民住宅发生火灾。截至16日上午,53个生命已被大火无情地夺去,这是上海有记录以来伤亡最多的火灾之一。
陈女士住在10层。火起的时候,她刚午睡起来,迷迷糊糊地,她闻到很浓的烟味,突然意识到,起火了。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打火警119,可电话已经不通了。
火势越来越大。“火星飞到哪里,哪里就烧起来,四面包围了。”她回忆说。
陈女士很快冷静下来,找了块毛巾打湿包住口鼻,心想不跳下去也是烧死,“我就从脚手架上一点一点地滑下来,”她说。
当时脚手架已被烧红,但她踩上去并没有感觉。有些人在哭喊,但是嗓子已被烟尘呛得发不出声音。求生的本能使陈女士一路冲下楼,冲过被大火封住的楼门,终于得救。
家住1601室的王道才老先生和老伴、儿子、孙女也是通过爬脚手架逃生的。“大火主要在西面和北面燃烧,我们在最东边的房间里,才有机会逃出来。”他惊魂未定地说。
住在顶楼的张阿姨则是从电梯下来的。当时“几个脚手架往下面掉,从对面传来像放鞭炮一样的噼啪响声,玻璃窗已经烧焦了”。他们到了一楼后物业切断了电源,楼道里面全黑了,“很多人掏出手机,借着微弱的光线下楼,”她说。
11月16日,退休教师、家住胶州路718弄的孤老方家常(左)的学生王华莲找到安置宾馆,来照顾自己昔日的老师。11月15日晚开始,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高层住宅内的居民被安置在附近的宾馆,各家宾馆为受灾居民的就餐、住宿和医疗等进行专门的安排。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作家韩寒是火灾的目击者之一。根据他在博客上的记述,他当时正在现场附近,突然发现冒烟和一些小的火光。“几分钟后,天空里开始飘来残片。”他写道。
大楼内当时被困的人员众多,尤其是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这给救援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火势蔓延得很快,浙江卫视下午5点左右的画面中显示,由于楼层太高,水枪打不上去,消防队员只好利用旁边楼里的水灭火,20层以上的火势仍然没有控制住,楼上还有十几个人在求救。
在地面上很多人仰着头,关注着火势,为被困的人祈祷。
“六点一刻,女儿给我打来最后一个电话,之后就……一直联系不上了……”一位姓王的阿姨眼圈通红,不停拨打着手机。
陆小姐的堂妹刚刚生完孩子在家休养,而她的宝宝至今还在医院的暖箱里。“下午3点多我接到了妹妹的电话,”陆小姐哽咽着,“她说‘姐姐你救救我’。”现在电话已经打不通了,她的家人查看了被送到医院的伤员名单,也还没有发现她的名字。
11月16日上午,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正在上海指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救援及善后工作的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专程看望慰问火灾事故受伤人员和遇难者家属。这是孟建柱在上海市华东医院看望火灾事故受伤人员。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15日深夜率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上海,指导火灾事故救援及善后工作。
百余辆消防车和3架警务直升机参与了灭火和救援工作,大火烧了4个多小时后终于在18时30分左右被控制。据东方卫视提供的画面显示,从下午2时45分开始,每隔大约5分钟就有救护车冲进静安区中心医院。
火灾发生后,静安区立即启动善后安抚工作,紧急安排16家宾馆的700余个房间,将发生火灾大楼以及同小区另外两栋大楼的居民800余人安置到宾馆中。对于当晚有30多户找不到亲人的受灾户,静安区安排专人陪同他们到医院、接待点和各安置点寻找亲人,开展心理疏导等工作。
16日上午,静安区安排寻亲者到殡仪馆认领遇难者。与此同时,静安区已经将第一批临时救助款送到居民手上,并在全区募捐首批240余万元善款。
截至16日上午,火灾遇难人数已经上升到53人。另外还有70人住院。当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15名重症病人中大部分人生命体征平稳,个别人员病情有波动。
16日中午,新华社记者看到楼已完全烧黑,还有残片在不断落下。不少人前往献上白色和黄色的菊花,并鞠躬默哀。在网络上,网友也以点击献花等方式悼念遇难者。
据上海市公安局介绍,火灾发生时有人在10楼现场违规实施电焊施工,点燃了尼龙网、竹片板等可燃物,公安机关已对8名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实施刑事拘留。
“我身在这样的一个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韩寒在博客中写道,“相信这次上海已经展示了他所有的针对高楼的消防硬件,我只能说,这些太少了。”
随着城市飞速发展,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杭州都有很多高层建筑甚至3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
建筑专家、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王伍仁说,从建筑外部来看,一方面,国内一般城市配备的高端消防车举高不到60米,全国最好的消防车举高也只有100米左右,基本城市建筑在20层以上就难以完全依靠消防车灭火。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大城市建筑密集,尤其很多老的住宅建筑都没有配备完善的消防通道,导致消防车的灭火效果再次打折。
上海市建筑学会秘书长、上海现代建筑集团副总裁曹嘉明则建议住户提高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识。“中国目前城市呈现高密度发展趋势,高层建筑成为主流,防灾问题应高度关注。”(执笔:白旭;参与报道:潘旭、陆文军、杨金志、许晓青、赵颖、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