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新农村——农民往哪儿去?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关键是减下来的农民往哪儿去?
程国强说,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由于农民基数小,非农产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比较顺利。而一些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大国,由于简单地把土地析出的农民抛向市场、推向城市,造成了大量的城市贫民和农村贫民,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说明,对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减少农民,转移农民,是一个渐进和漫长的过程。
中国正经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镇化,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5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城镇化率可达到70%,这意味着在短短20年中,将有3亿多人从农村进入城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即使如此,仍然有四五亿农民生活在农村,因此,必须一方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一方面大力建设新农村,双轮驱动,并行不悖。
但是必须弄清楚,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城镇化?什么样的新农村?
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一些城市,只想要农民的地,并不想要农民;城市建得越来越光鲜亮丽,却没给进城的农民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土地的城镇化远快于人口的城镇化。
一些地方,以建设新农村为名,搞大拆大建,让农民离开村庄,搬上楼房,集中居住,却不问群众愿不愿意,生产生活方便不方便。嘴里说的是为农民谋福利,眼睛盯着的却是农民手里的地。更有一些村庄仅因为行政区划的变更,农民坐地 “被城镇化”。
城镇化的本质是让更多农民真正变为市民;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是让农民在乡村也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同样文明幸福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改革还待攻坚,制度仍需完善。
只有非农产业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城市能接纳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农村能开辟更多的就业和增收门路,农业现代化才能推进得更快。
陈锡文说,我们要解决的是“三农”问题,不是“一农”问题,如果只是要提高农业效率,大机械在大地块集中作业就能解决,但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就必须统筹兼顾,通盘考虑。“三农”问题都解决好了,国家才能实现现代化。
基础弱、底子薄——支持保护谁承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后认为,要充分发挥现代投入要素的作用,必须有两个重要条件:相配套的农业制度、相配套的新型农民。
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是农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都离不开政府全方位、大力度的财政和信贷支持,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
段应碧说:“中国农业到了最需要花钱的时候。中国农民没有什么积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靠市场的作用,实现不了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反哺”才刚刚开头。资料显示,日本农民收入的60%、韩国农民收入50%、欧盟农民收入的40%,来自政府补贴,而我国不足10%。
随着国家财力不断增强,对农业的反哺力度应当不断加大。这是时代潮流、国际潮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张红宇认为,过去对“三农”投入的历史欠账实在太多,现在一时还补不上,无论是从投资结构还是支出增幅看,农业仍然处在弱势的地位。因此,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继续提高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水平,并建立更加完善的支持保护体系。
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才能吸引农民积极筹资投劳,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河南省瞄准薄弱环节,集中70%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连续6年投入27个产粮大县。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吸引了群众自筹及社会资金43.74亿元,累计改造600多万亩中低产田,核心产区粮食增量占到全省增量的80%。
资源环境紧约束——如何可持续?
中国农业正处于一个资源环境趋紧的时期,耕地越来越少,水资源频频告急,生态亮起“红灯”,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尖锐难题。当一些发达国家一滴一滴地浇灌农作物的时候,我们仍有很多地方扒开口子,大水漫灌!我国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粗放、落后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统筹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向先进耕作技术转。一度缺水的河西走廊,小麦玉米田正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棉花、制种玉米等节水作物,膜下滴灌技术使“浇地”变为“浇作物”,棉花亩节水335立方米,增产12%。
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上转。成都市设立了耕地保护基金,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为承担耕地保护的农户提供养老保险补贴,建立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一粒稻谷,如今在黑龙江垦区的产业链上“吃干榨尽”:剥壳做成精米,稻壳用于发电,壳灰变成白炭黑和活性炭,米糠粕提炼出卵磷脂……稻谷衍生出30多种产品,每吨增值700多元,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向多功能并重转。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和能源替代等新兴业态,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四川率先开创的“农家乐”,如今已经有了星级标准,向集约精细的乡村度假型转变,吸纳农村就业300多万人。
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时代课题,其艰巨性、挑战性可想而知。唯有直面矛盾,不避难题,在深化改革中求解,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突破。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眼下,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探寻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脚步一刻也不能迟疑,一刻也不能放慢。
“1949—2049”这一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后半程”。
前半程,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巨大奉献,为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提供了巨额积累;小岗村18位农民的手印石破天惊,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大幕,农村经济支撑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半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仍然取决于农村改革能否有新的突破,农业发展能否有质的飞跃。
让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亿万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江夏 张毅 赵永平 朱隽 顾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