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涨价”须修正通胀预期
修正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才能有效遏制物价上涨的态势
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四大新举措:
——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
——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
——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
我们正面对复杂的物价格局。
回顾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市场基本表现为需求不振。受此影响,我国物价一路走低,上演“十连阴”,CPI到11月才终于转正。CPI转正,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证明,但也带来了普遍的通胀预期。
转入2010年,按照部分专家年初的分析,今年影响物价向上向下的因素都有,到7月份以后,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渐回落,物价将会呈现“缓慢回升,前高后低”的格局。但前10个月物价的实际运行结果却让人有些意外,在7月份CPI涨幅达到3.3%后,并没有逐渐回落,而是一路攀升到10月份的4.4%,走出25个月的新高。
如何认识物价上涨,首先可以看看什么在涨。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4.4%的涨幅中,翘尾因素是1.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3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这两项加起来,就占了新涨价因素的90%。
10月是丰收的季节,瓜果梨桃、各色蔬菜等农副产品大量上市,但鲜菜等时令产品价格不跌反涨,原因何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有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大原因。一个是来自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在三季度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是多发、重发,10月份海南还在发洪灾,而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食品价格向来是CPI走高的主要推手,今年也不例外。所以国家统计局的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比如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3%,但环比上涨1.0%,这个情况值得注意。
除了食品,今年物价身后的另一只推手——流动性的力量似乎越来越大。年初,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分析物价走势时说,2010年中国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来自三方面:第一个方面,输入性通货膨胀,其风险主要来自国际市场上大宗基础性商品,比如石油、铁矿石、棉花等基础性产品,只要国际市场出现价格暴涨,问题很快就会传导到国内;第二个方面,个别商品问题有可能导致全局性问题,如2006年猪肉涨价所带动的物价上涨;第三个方面,货币和信贷的投放过大,带来流动性加大。回顾走过的10个月,三方面风险一一出现。特别是国际、国内流动性过大,引发的价格上涨更为明显。今年以来,游资在农产品领域就格外活跃,绿豆、大蒜、棉花等先后遭到热钱炒作,出现价格飙涨的情况。
今年以来,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似乎也比较多。从年初开始,工资上涨在许多地方次第出现,人们由此预期会出现成本推动型的通胀。资源价格产品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天然气调价正在进行,阶梯电价方案已交社会讨论完毕。虽然我国农产品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偏低,在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这些产品价格会合理上涨,但在食品价格已经上涨较多的情况下,资源价格的改革就难免对通胀预期产生叠加效应。其实,今年粮食再获丰收,以及产能过剩,是我们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所以,更应该警惕过度的通胀预期扰乱民心,改变市场供求,甚至引发真的通胀。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管理好通胀预期,是今年宏观调控三大任务。在如何治理通货膨胀的问题上,则集中表现了处理好这三者关系的难度。面对节节攀升的物价,政府有关部门不仅要合理引导通胀预期,消解公众的心理恐慌,更应该拿出办法来管理好流动性,拿出办法来补贴低收入人群,避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朱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