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聚首中国海南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
“金砖四国”这个简称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国名开头字母BRIC(Brazil、Russia、India、China)的谐音BRICK(意指砖头),最先由高盛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们于2003年提出,而后被广泛引用。但他们恐怕没有想到,这个纯经济概念竟催生了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正式的国际组织。
2009年6月,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召开首次峰会,标志着金砖四国将不再单纯是纸面上的经济概念和统计学意义上的虚拟组织,而将开始进行具备可操作性的合作;2010年4月12日,第二次峰会在巴西举行;同年底,四国一致决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该合作机制。
至此,金砖国家已拥有全球30%的领土面积和42%的人口。而从经济实力上看,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金砖四国(不含南非)的GDP总量将从2008年占世界份额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2%——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另据高盛预估,到2027年,不包括南非在内的“金砖四国”的GDP总和可能将超过西方七国集团。
因此,有舆论就认为,金砖国家将会成为对抗西方世界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并且,有媒体以在最近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联合国表决中,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都投了弃权票,为这种观点作佐证,还声称“金砖国家在政治上对抗西方”的潜在趋势让主导世界秩序半个世纪的欧美感到非常不安。
但笔者认为,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金砖国家合作仍将是经济挂帅,更多是合作、沟通、协调,距离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还十分遥远。
首先,与“七国集团”不同,“金砖国家”聚会一直强调是一种合作机制,避免了使用“集团”、“同盟”等字眼。成员国官方对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非对抗性的属性定位也很明确。俄外长称,“金砖外交”是其多元外交的一部分;中国也一直强调协调与合作,而不是对抗与对立。
其次,即便是“金砖五国”和“七国集团”GDP数字相当,那又如何?西方七国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虽内部有争吵,但在美国的“领导”下基本还算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反观金砖五国,地跨四大洲,历史传统、价值取向、社会制度各异:俄罗斯国土广袤,资源丰富,其武装力量足以和欧美分庭抗礼;中国和印度专注于发展经济,但中印之间还有领土纠纷;印度作为西方欣赏的“民主国家”,作为英联邦成员,和西方世界有着特殊关系,甚至被看作西方世界的一员;巴西与南非隔洋相望……各种复杂主客观因素让金砖国家难以在政治诉求上达成高度一致。
因此,金砖国家走到一起,很大程度上是把这个机制当作一个可以相互借力的平台,是众多平台相互制衡的一个要素,是不同体制、不同地域的国家合作的一次尝试,在国际组织五花八门、各种对话机制和组织层出不穷的今天,只是为世界发展锦上添花的有益补充,说金砖国家将威胁西方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