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藏于社会的蓬勃力量,能够成为政府行动的有效支撑,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宝贵资源
“7·23”动车追尾事故后,一张照片拼图热传网络:上方,是温州市民献血的长队;中间,是医院中忙碌着的义工;下方,是救援时赤膊上阵的村民。网友评价:温州温暖,中国力量。
事故之后,飘零在悬坠车厢里的生命,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救援,能比在场人的双手更有效;没有什么车队,能比周边的社会车辆更迅捷;没有什么信息,能比微博的传递更及时;也没有什么鲜血,能比流淌在身体中的那份更丰沛、更温暖……每一个普通公民的表现,每一种社会力量的呈现,都影响着速度、力量、慰藉与温暖,关系到“黄金救援期”里的生命质量。
“温州温暖”,因而倍显珍贵。它让我们感受到公民意识的成长,触摸到时代的温度,传递着前行的信心。风险社会,总有各种安全事件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很多时候,有组织的公力救助难以及时抵达,需要每个人守望相助弥补“时间差”。社会管理者编织的安全网只是“网”,经纬线间的那些空白,需要社会成员共同的努力来填充。
实际上,这样的力量,崛起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志愿者的自觉选择中,展现在各种民间协会、社会组织的持续行动中,绽放在山区孩子吃上免费午餐的笑容中。
这种蕴藏于社会的蓬勃力量,能够成为政府行动的有效支撑,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宝贵资源。突发事故中,它上升一分,就能多消散一分伤害的阴霾;社会生活里,它增加一分,就能多绽放一个灿烂的笑脸。这也是论及社会管理时,胡锦涛总书记要强调“社会协同”的原因。
无论是救援、献血或是关注,事故之后的参与,也让每个人感同身受:他们,也是“我”;我,即是“你们”。对共同体的认知、对社会责任的感受,更能激发社会成员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也有益于弥合已然出现的社会裂痕。
社会力量,巨大也分散。在“温州温暖”里,我们看到,事故两小时,号召献血的微博集结了上千网友前往血站;温州三院招募志愿者的帖子,3小时内挤爆100个名额;我们也看到,参与的通道还不够畅通,很多人不知如何发力;参与的方式还有待改进,组织效果还不能完全地最大化。
社会薄弱之处,当是社会管理者发力之点。深刻变化的转型期,能否整合社会力量,不仅是社会管理的创新,更是执政能力的体现。培育社会组织、呵护社会爱心、激活社会力量,理应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社会管理的应尽之责。
项炜伊,两岁半,留着锅盖头,穿着公主裙,低头喝水。第一次坐动车,父亲拍下这一刻,传上微博。而当最后一个获救时,她却不幸成为孤儿。事故之后,对每一个散发温暖者,怎样赞美都不为过,然而,没有人在意赞美,因为大家更希望的,是聚集更多温暖,持续释放,照亮小炜伊以及更多如她一样用个体之肩承受社会悲剧的人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