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01年12月11日,入世条款生效,中国宣告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举成为WTO第143个成员。
十五载艰难努力,换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在激动和忐忑中,我们跨进这道融入全球化的大门。
2011年12月11日,走过入世十年,我们在开放的竞争中熟悉国际游戏规则,不断成熟长袖善舞。
在入世十周年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聚焦行业,对话经历,让宏观与微观的感悟在此交汇,在分享和思考中升华开放的自信。
今天起,我们推出“入世十年路”特别策划组稿,从十年间的点滴故事中,体味全方位开放对于中国经济和上海企业的深刻影响。
——郑红
【故事·“集优”的等待】
2009年初,还沉浸在入世后连续7年出口高增长的甜蜜之中,国内最大紧固件工贸公司之一的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突然迎来当头一棒。
欧盟方面宣布,要对集优出口欧洲的螺栓紧固件增收高达69.5%的反倾销税。“税率那么高,根本不可能做。”集优股份副总黄文弄告诉记者,结果就是螺栓紧固件出口产品全面退出欧洲市场。
中国入世后,集优的出口额从2001年4386万美元一路飙升,入世前7年年均增速超过50%。
但甜蜜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2007年起,欧美国家反倾销大棒频频,反倾销调查组一拨拨来厂查看。2009年,他们终于品尝到了贸易壁垒的苦头,公司出口额从上一年2亿美元急速萎缩至6600万美元。
与集优有着相同遭遇的,还有全国1000多家的紧固件出口企业。受欧盟高惩罚性关税影响,2009年全年,中国近90万吨紧固件无法对欧洲出口,中国紧固件总出口量同比下降40%。
紧随欧盟的反倾销步伐,墨西哥、加拿大等也相继推出针对中国企业出口紧固件的反倾销措施。与此同时,俄罗斯、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家也推出保护性关税。
当头一棒,并没有打垮集优。
置之死地而后生,集优和其他同行一起,向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专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乃至商务部反映情况。2009年7月31日,中国将欧盟有关立法及反倾销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此案成为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欧盟的第一案,包括集优在内的123家行业骨干企业积极应诉。
历时两年拉锯,今年7月,集优终于盼到好消息——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发布中国起诉欧盟对华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的裁决报告,认定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关于“单独税率”的法律规定违反世贸规则;上诉机构推翻专家组部分裁决,裁定欧盟针对中国螺丝、螺母、螺栓等碳钢紧固件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在国内产业认定、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的公平比较等方面也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
目前,集优正在等待着欧盟尽快执行税率整改,期盼重返欧洲市场。
【背景·贸易摩擦】
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贸规模扩大,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数量不断增多。
2010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58起不公平贸易调查(违反美国“337条款”的不公平贸易调查),其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3,达历史新高。2010年,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1起,是上一年的1.6倍,立案数量为近年最多。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692起,涉案金额389.8亿美元。我国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人民币汇率、自主创新政策、新能源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市场准入等宏观经济问题渐成贸易摩擦新热点。
【记者视角·中国企业学会从容】
入世后遭遇了更多的贸易摩擦,集优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学会了从容应对,利用WTO规则回应不合理的反倾销措施。集优公司所在的紧固件行业在欧盟反倾销措施案,是中国入世以来首次主动起诉欧盟的争端解决案。
从这家企业、这一行业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中国在WTO中的角色转变:从开始融入、接受这里的游戏规则,到逐渐擅用这些规则来争取自身正当利益,并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改进和完善。
十年变化,见证了中国在WTO这一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的提升。
【专家点评】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监龚柏华:中国传统制造业受到国外的贸易壁垒包括滥用反倾销措施由来已久。入世前,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滥用贸易壁垒措施,中国企业“投诉无门”。入世后,中国企业如果发现对方国家不按国际贸易规则办事,可以通过中国政府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上对这些滥用反倾销、保障措施的国家提起争端解决,目前已有几起案子获得胜诉,欧盟对中国出口紧固件的反倾销案就是其中之一。入世带给企业的是市场意识、法制观念,对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深刻意义。
但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反倾销诉讼增多,是由多重原因导致的。入世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出口机会,由于出口总量迅速增加,遇到贸易壁垒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但是,贸易壁垒对中国贸易出口的影响,在中国整个贸易出口量上所占的比例仍然是小的。因此,不能因为有这样那样的贸易壁垒措施,就归咎于入世。当然,中国入世时接受的一些歧视性条款,便利了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指控。这些所谓的歧视性条款是中国以入世换取更大发展空间的交换代价。此外,国外对中国出口成品采取贸易壁垒措施,部分原因是在经济情况不景气的背景下,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推波助澜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