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在深圳宝安区福永打工者李俊,由于资料上被标明为有“吸毒前科”,每次出去用到身份证时,比如网吧、娱乐场所、旅馆,没过多久警察就会找上门来,接着就被带到公安局去盘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被放出来。从7月至今,他已被抓进派出所起码5次。(12月14日《广州日报》)
如今城市流动人口多,户籍工作压力增大,身份登记出点疏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因为一个疏漏而导致一个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被误抓5次,这就难以理解了。事件的发生暴露出了我们的户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应当说,当地警方的安全意识和敬业精神还是很强的。李俊每次出去用到身份证,没过多久警察就会找上门来,这说明警方心中对于关系当地安全的那根弦还是绷得很紧的,一有警情,就会迅速采取行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因为工作中的一个疏漏,导致5次犯同样的错误,就使许多努力被抵销。在当前警力普遍不足的条件下,这种无谓的行动必然分散警察的精力。
5次误抓导致公民的权利很受伤。在法治社会,公民享有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不被无故打扰的权利。李俊没有实施违法犯罪,却多次被抓到派出所盘问,这已经使他生活的安宁遭到了破坏。如果类似的误抓行为一直进行下去,将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据当地警方解释:“按照规定,必须被搞错信息的两个人都要来,并且在核实身份后才能上报省厅申请更改,但梁瀚一直没有出现。”话中的“来”字很有意思,它表明在当地警方的心中,做户籍工作仍是等着别人“来”,而不是自己“去”,这说明,我们的一些警务工作者对自己职责的定位仍然是管理,而没有包括服务。按照这样的理念行事,只要“梁瀚”不出现,误抓就可能会一直进行下去。
要避免其他公民遭遇类似李俊的经历,关键是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让政府的公务员真正放下身子,做人民的“公仆”。这既包括制度建设,也包括思想作风建设。
廖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