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努力,却支撑不了瘦弱的身躯
谁料中枢神经“中毒”,各医生婉拒治疗
接下来他们又带着孩子来到江苏省儿童医院,开始了近两个月的康复训练。“我每天晚上给他按摩脚踝,他的脚踝比一般人的要硬很多”。陈先生打开之前给孩子拍的很多视频,在2011年11月的一段录像里,小牛牛想努力地上几个台阶,而每上一个前,总是胆怯地盯着台阶,脚刚抬起又放下,当一只脚放上台面,全身会震颤摇晃地迈出另一只脚。“他这时走路都是脚尖先着地,脚跟跟着打晃,整个人就不稳了”,陈先生说他每上一个台阶都气喘吁吁非常累,走平地也显得脚跟特别弱,两脚呈很大的“八字”。
夫妻俩心急如焚。今年1月10日,他们到了上海两家医院,被诊断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肌电图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一周后出来了。陈先生清楚地记得是腊月二十五,上海的医生在电话中通知他确诊为脑白质营养不良,可能是异染性的,上、下肢周围神经已经受损。“医生说孩子体内缺少一种酶,导致体内代谢物排不掉,造成神经和大脑慢性中毒,就是里面都是毒素。”今天说起来,绝望和震惊仿佛依然在眼前。医生当时就建议他带孩子回家让孩子开开心心地过几年。“我们不死心啊,真的不甘心,这是一条生命啊!”他们再到南京的医院求助,但医生给出的答案是南京治不了了,可以去北京争取一下,医生说这病很残酷,再带孩子查或者治都是白白受苦。
为了再确诊,今年1月30日他们又赶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检查。焦急之下,未等结果出来,两天后赶赴北京,“医生也判断为脑白质营养不良,前天广州那边告知我们为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无特效治疗方法,即使骨髓移植,成功率及效果也很不乐观,也建议放弃。”陈先生说得一如既往地缓慢低沉。
爸妈很矛盾,要不要换骨髓拼一把?
不治可以活四五年,但动手术或许撑不过半年
尽管还没找到能为牛牛做骨髓移植的医院和配型对象,牛牛的父母又在被另一种矛盾扯拉着,如果可以做骨髓移植手术,到底换还是不换?陈先生说从孩子确诊是这个毛病以来,他和妻子有时间就泡在网上,“我们找遍了各大相关医院及著名医生的网站,上面说的都让我们听了都害怕”,据他所知全国也不过几例,发病率大约是16万分之一,也因此被称为“孤独病”。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一个报道说有一例,骨髓移植手术成功了,各项缺失指标开始回升了,他像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心里松了一下,不过这个报道的结果也就止于此。
“这两个月的变化太大了,之前扶着他还是可以走的,现在完全不能走了,只能躺在床上,我真的担心还会继续恶化,再不抓紧时间后果真不敢想”,陈先生除了着急还是着急。“这么多次抽血,已经让孩子胳膊和腿上都扎不了针了,只能从脖子处抽,他动我就得压着他,抽好血,他脸上都压出了黑点点”。然而这并不是让他最痛苦的。
他求助的医生都这样告诉他,如果不治疗,孩子可以度过四五年,晚期会完全丧失行走能力,语言、视觉、吞咽功能都会随之下降,极度痛苦最后危及生命。如果换骨髓,成功的概率比白血病还低,能不能撑过6个月手术期都是疑问。“可能手术的中间就走了,可能手术后没停住,也可能手术成功了终身是植物人,舍不得他走,0.1的希望我也要救他”。他说,所谓的骨髓移植成功也只是新的细胞成活了,而之前造成的神经损害是不可逆的,手术到底能帮孩子多少,没人知道。他们陷入双重矛盾的撕裂之中。“做父母的到底有没有权利替他做这种生死选择?”他问却无人答。说到这里,扛了很久的这个30多岁的大男人眼泪不住往下掉。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