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财经 正文
企业家牢牢坚守 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再创奇迹
2012年02月28日 17:20:01来源: 半月谈

 

  楼仲平:小吸管做成大产业

  双童吸管的深褐色大楼位于义乌市区的边上,这栋楼虽不起眼,但它门前没有其他企业门口常挂着的招工启事。在双童吸管董事长楼仲平略显拥挤的办公室里,人称“吸管大王”的他告诉记者,双童的400多位员工已全部到位,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

  小吸管成就新高度

  楼仲平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填饱肚子的原动力让他从初一年级时就开始尝试各种能赚钱的活动:挖了家里的三亩稻田搞养殖、学打铁、当“包子军”(将义乌的小商品打包运到外地赚差价)、卖香烟……十多年折腾下来,“还是两手空空”。

  楼仲平回忆说:“后来义乌开始建设第二代小商品市场,我用仅有的2000元钱租了一个摊位……”1992年,涉足过20多个行业的楼仲平,在小商品城第一次接触到了吸管。凭借活络的脑子,楼仲平的摊位做得有声有色,当时义乌有10多家吸管厂都找楼仲平代销吸管。1994年,楼仲平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花5万元买了一台手工机器,安在家里,夫妻俩加上父亲,开始家庭生产吸管。

  “在做吸管的时候,我发现义乌20多家吸管厂都用同样的塑料袋包装。”于是细心的楼仲平拿着塑料袋去工商部门询问,这一问,楼仲平第一次知道了商标这回事,并以塑料袋上印着的两个儿童为名申请了自己的吸管商标——“双童”。走出同质化竞争第一步的双童,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仅仅两三年时间,义乌30多家吸管厂全部被双童收购。2000年,双童成为中国最大的吸管制造企业。

  即便成了“吸管大王”,楼仲平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吸管行业的探路者,1996年楼仲平开始着手制定企业标准,2006年完成行业标准,2008年完成国家标准。现在,楼仲平瞄准的是吸管国际标准。

  回想以前干过的20多个行业,楼仲平很感慨:过去一事无成,并不是那些事情有多难做,而是自己没有坚持下去。如今,坚持让楼仲平“把小小的吸管做到极致,成就了另一种高度”。

  专心做好一件事

  随着“吸管大王”的名号不胫而走,楼仲平的财富迅速增加,成为首批拥有过亿资产的义乌商人。在民营制造业利润趋薄的情形下,楼仲平也开始面临巨大的诱惑:刚刚搬到新厂的双童,只有18亩地,但他有机会拿到更多土地。有朋友拉他投资房地产,保他稳赚不赔。彼时民间借贷如火如荼,牵线搭桥的人极力鼓动楼仲平把钱借给私人,并坚称:“绝对比你搞吸管赚得多。”

  “财富的积累往往具有偶然性,如何保持财富,则往往考验着人的财富观。”楼仲平毫不讳言地说,“我也想过挣快钱。”但是,年轻时的经历又告诉他,只有专心去做一件事情,才能做好。在楼仲平看来,小小的吸管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他一直做下去。当时,双童的营业额达到上亿元,产量占世界吸管流通领域的近30%,要是不计算那些附着于牛奶盒、饮料盒上的吸管,双童能占据世界吸管市场50%的份额。“做吸管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这也是我坚守的动力。”他说。

  制造业是万年产业

  楼仲平的办公室里,除了各色新奇的吸管,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满满的书架。不同于一般民营企业家,这位“吸管大王”除了吸管,最痴迷的就是书籍和网络。自称是“苹果控”“微博控”的他,在做企业的同时,还把对产业、企业发展的看法写在微博上,跟别人分享、交流,而他最常谈论的主题,便是中国的制造业。

  楼仲平说,中国制造业要崛起,必须向产业高端发展。早在2005年,双童就开始践行“以小博大”的理念,在不增加一寸土地投入、不增加社会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效益增值。

  近两三年来,民营制造普遍遭遇“三高两荒”,利润大幅趋薄。在此情况下,企业家如何坚守实业?对此,楼仲平深有感慨:有一件事情企业家要想清楚,只有制造业才是万万年的,制造业是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怎么会赚不到钱?做实业,第一要耐得住寂寞,第二要放眼长远。制造业需要一种坚守的精神,德国人一颗螺丝就能做上百年,我们能做到吗?中国制造业就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全社会呵护。一根小小的吸管,创意都是无限的,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如果每个企业家都以博大的胸怀把小事做好,那中国的制造业不就是另一种高度吗?”楼仲平这样说。(半月谈记者 王政)

前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标签:实体经济|企业家|故事责任编辑: 钱芳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宁波将参加韩国丽水世博会诉说“宁波故事”
  •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
  • 友谊的佳话--习近平讲述一个中美友好交往的故事
  • 习近平和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