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社会和公众对慈善事业发起了“问责风暴”。就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民政部部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开透明是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立足之本,犹如水之于鱼。”
李立国首先肯定了“社会关注慈善事业是好事”,同时认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并相信中国的慈善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李立国认为,制约慈善组织普遍实现公开透明主要有思想认识、方法和能力等三方面的问题。对此,他表示“要用必须公开透明的制度建设来推进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今年还将研究制定相关办法,以进一步满足社会对慈善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慈善组织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团队,提高筹资能力、管理能力、运作能力、服务能力以及宣传和信息公开能力”。
此外,李立国还表示,“将继续推动公益慈善组织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完善基金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同时,推动慈善组织制定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督,形成自律机制,并将培育发展第三方组织评估机制建设。”
据了解,2010年,广东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成立的范围从行业协会推进到异地商会、公益类和经济类社会组织,并正在逐步推动所有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北京、天津、浙江、安徽、湖南、海南等省市也先后探索双重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直接登记。
李立国表示:“民政部正在推广广东经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类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监管。”
李立国介绍说,中国以社会组织活动为特点的现代慈善事业刚刚走过30年历程,总体上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据悉,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有社会组织近46万个,一大批社会组织将公益慈善作为发展宗旨,组织实施了数以万计的项目。虽然2010年的社会捐赠达到1032亿元,但这一数字仅占同年中国GDP的0.26%。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