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漫长的“沪乌直快”时刻表
最“漫长”的火车:一共运行101个小时
整份火车时刻表中,路途最为艰苦的非上海开往新疆乌鲁木齐的52/53次乌沪直快列车莫属。虽然号称直快列车,然而这趟列车14点26分从上海站开出之后,需要经过101小时03分的漫长旅程,才能在第4天的傍晚19点29分抵达乌鲁木齐。这趟列车沿途停靠的站数,更是达到惊人的83站。这趟火车,也是华东地区开往西北地区唯一的一趟火车。
记者注意到,这趟火车19点28分从南京站开出之后,需要经过1个小时39分钟,直到21点07分,才能到达一江之隔的浦口站。这是为什么呢?健忘的记者看了网友的评论才恍然大悟:当时南京长江大桥尚未建成,火车过江还需要使用轮渡。火车先要开上轮船,到了对岸之后还要下轮船,一上一下,加上等待其它火车,当时的南京站到浦口站需要将近100分钟,也就不稀奇了。
如今
乘坐火车从上海前往乌鲁木齐,目前虽然也只有T52/T53一趟,不过时间要缩短很多,只需要43小时35分钟。沿途停靠站的数量,也减少到24站。而从上海到乌鲁木齐,每天则有8趟飞机航班,时间仅需5个小时左右。
那些泛黄的乘车经历
95岁高龄老人回忆“沪乌直快”
“那会儿,不少南京人从城南到城东、城北都会坐火车”
相隔半个世纪,有谁还能告诉我们这份“古老”的时刻表背后无数前辈的乘车经历?多方辗转之后,扬子晚报记者很幸运地联系上了今年已95岁高龄的黄先生。新中国成立以后,黄先生一直都在南京生活,对半个世纪前的火车很了解。
“当时的火车都还是烧煤的蒸汽机车,一开起来,机车上面要冒出浓浓的烟。烧油的内燃机车,当时才刚刚研制成功,还没有在铁路上使用,电车就更不用说了。而当时的车厢里面,还都是木头做的条凳,是真真正正的‘硬座’。车厢里面连风扇都没有,更别说空调了,有的窗户还是破的。坐在火车里面,夏天热得要命,冬天更是寒冷。当时的铁路,绝大多数都还是单线铁路,两列火车迎面开过来,必须要在车站才能错开。所以那时候的普通火车,几乎是逢站必停,无论大小。加上那个时候公交车还很少,自行车更是稀罕玩意儿,不少人从城南去城东、城北,都会坐火车过去。”
而从上海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黄先生还真坐过两次。“说是到乌鲁木齐需要4天4夜,实际上晚点太正常了。我1968年坐那趟去兰州,就整整坐了4天4夜。那时候没什么吃的,上车前要带很多饼,一日三餐就是开水和大饼。但是因为路途长,一路上大家都是在车厢里面聊天,等到站的时候,都是很熟很熟的朋友了。”黄先生告诉记者。
回想起半个世纪的快速发展,黄先生表示快得自己都反应不过来了。“80年代开始有内燃机车,90年代上海和南京之间就有了电力机车。到了21世纪,转眼间就有了动车、高速列车。以前去上海要一天的时间,现在1个小时就到了,这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