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辽宁探索实践文化体制改革之路向文化强省迈进
2012年05月31日 17:03:43来源:

  近年来,辽宁人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渴望,正借助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化作一股不可逆转的力量,在辽宁大地上迸发、奔涌。

  让辽宁人倍感骄傲的是,辽宁通过积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文化市场化运作成效显著。继2003年沈阳市在国家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中“试水”成功,2009年辽宁设立“辽宁中部城市群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等8个辽宁中部城市划入试验区,进入全面改革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辽宁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不留壳,不借壳,不造新壳”、“不可逆,可核查,真改真转”原则,积极推进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工作。到2010年底,全省有13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其中市级9家、县级4家。截至目前,全省61家文艺院团已完成37家,并力争在2011年底完成全省国有院团改革。

  与此同时,辽宁已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313家,其中,21家经营性出版社和65家新华书店全部完成转企改制;67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

  营口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做法,使文化资源迸发出活力,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生机和活力。2009年,营口市评剧团、京剧团、歌舞团三团加在一起,年演出收入也仅有44万元;2010年,三团合一、事业转企业,组成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减了2/3,收入却达到144万元。“不留壳,不借壳,不造新壳”、“不可逆,可核查,真转真改”的“营口模式”叫得响、做的实。营口市文艺表演团体转企改制项目获得2010年度文化部国家创新工程项目立项,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十家文化体制改革调研重点联系单位之一。

  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进展。14个市已完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整合,组建了综合执法机构。在100个县区中,完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整合的有19个,组建综合执法机构14个。

  与此同时,2010年,辽宁省文化厅强调加大规划指导力度,使文化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制定了《关于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开展了文化产业“四个一”工程建设:即一个地级市要建设一个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培育一个优秀文化企业、打造一个优秀文化产品、搭建一个文化产业会展平台,以此引导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上一年辽宁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30%。

  此外,最让辽宁人高兴的是公共文化建设遍地开花。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在大连,农民自办图书室100多个,市民自办的业余文化艺术团活跃在589个社区;在鞍山,秧歌队、扇子舞、民乐队等每个乡镇都有,被称为“一乡一色”;在锦州,3个城区有自发民间艺术团队千余个……

  辽宁首创“广电模式”,全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辽宁运用“广电模式”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广大农村群众足不出户收听收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节目。

  辽宁建成点播服务点6万多个,推广点播用户209万,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目前,辽宁提前两年实现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目标。在全省11762个行政村中,建成农家书屋6269个,建成综合文化站338个,形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为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9月在辽宁省举行的第八届艺术节上,历时近1个月的演出活动中,群众文化专场演出占到17天,在350场、共1870项县级以上群众文化活动中,近9万名群众亲身参与演出,200多万人次到场欣赏。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是辽宁省201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每年3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还设立辽宁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每个基金政府投入引导资金3000万元至5000万元,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政府投入新建迁建省图书馆、博物馆等八大公益文化场馆,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最让辽宁人自豪的是他们给全国人民端出一份份精彩的文化“东北菜”。辽宁艺术舞台上精品迭出,话剧、芭蕾舞剧、评剧,一个个“辽宁制造”享誉海内外,艺术舞台更加繁荣。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郭明义》在全国巡演引起轰动。

  沈阳评剧院评剧《我那呼兰河》入选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并获文华大奖。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黑石岭的日子》获得文华奖特别奖和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入选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全省有20多幅(件)美术作品参加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展览。

【专题】全国重点网络媒体2012辽宁行

标签:辽宁责任编辑: 包勇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拥有博物馆36家 沈城博物馆数居东北省会城市之首
  •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辽宁模式”给农民最需要的文化
  • 辽宁: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 台湾3D动画钟情辽宁营口望儿山动人传说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