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军事新闻 正文
蛟龙号今再探7000米深度面临低温高压挑战
2012年06月22日 10:02:20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6月22日消息(记者 周文超)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经过两天的故障排除和维护,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今天清晨五点开始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这次下潜时间预计达10小时。

  7000米级海试第二次下潜试验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到达下潜深度为6965米,开展了近底巡航和照相、摄像以及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量,坐底完成了沉积物取样、水样取样等作业,创造了下潜深度最大、下潜时间最长的中国载人深潜记录。问及第三次下潜会否向7000米发起冲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表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6965米深度的稳定表现,虽然数字上离7000米还有35米的差距,但从实际意义上讲,已经接近7000米。

  徐芑南:蛟龙号将来要去做调查,做科学研究,它必须要具备的这些能力,这些能力得到了检验,得到的考验,说明我们有能力在这个深度下工作了。6965米就差不太多了,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海域面积了。那么许多地方都可以去了,说明有这个能力。当然一次还不够,他们还在继续在做,第三次第四次还要继续做。应该说基础很好,大家都有信心。

  第三次下潜试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一旦下潜到7000米的深度,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来自于高水压和低温。

  徐芑南:7000米下面海水的海洋环境的特点就是水的压力很大。从5000米到7000米,要差2000米,简单举个例子,我们常用的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下到7000米要承受7000吨水压力,所以首先面临压力的考验。另外,去年5000米已经进入到严峻海况的海底条件,5000米的水温在2度左右,我们7000米的水温预计在1.5到1度这个范围,我们又面临了一个新的考验、新的挑战。

  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如果这次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成功,将有可能创造世界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表示蛟龙号有望成为世界第一的潜水器。

  崔维成:如果说今年的7000米海试成功了,在这样一种科学作业类的载人潜水器里边,我们叫它第二代科学作业的平台里边,设计深度是国际上最大的下潜深度,如果说把这个7000米海试通过了,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第二代作业类型的载人潜水器它是最大的下潜深度,应该来讲就是世界第一的潜水器。

  2012年3月,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独自乘坐潜艇"深海挑战者"号,下潜近1万1千米,探底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为单枪匹马潜至这一"地球最深处"的第一人。徐芑南说,蛟龙号这次7000米级海试肩负的使命和卡梅隆的深海挑战者号不一样。

  徐芑南:我们的目标是要带三个人,特别是要有两个科学家到的大洋的深处要进行资源调查要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对这个载人潜水器的要求呢,是要能够在海底进行巡航。我们讲要有制动控制的能力,它要沿着平原、沿着山坡都进行调查。比如说我们的锰结核肯定是相当于在平原,我们的钴结壳可能在一个山坡,我们的热液硫化物可能是在热液喷口,黑烟筒。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质我们都要能够去。我们要有很强的巡航能力和悬停的能力。我们要进行作业。包括矿山资源的调查取样,包括生物、微生物等等这些的研究,包括有些必要的传感器的布放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工作量,也就是要载人潜水器首先要有三个人下潜的这么一个承受高水压的耐压壳体。

  看来这艘外形像一条鲨鱼,有着白色圆圆"身体"、橙色"头顶"的潜水器,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怎样的海底世界呢?而蛟龙最终能否探底至7000米的深度呢?中国之声也将为您持续关注。

【专题】蛟龙探海 中国载人深潜突破7000米

标签:潜水器 第三次 世界第一 科学研究 卡梅隆责任编辑: 瞿云微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