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今天凌晨5点开始的第五次7000米海试。三天前,蛟龙号刚刚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那么,这一次下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蛟龙又将带给我们什么惊喜?
蛟龙号在北京时间8点39分完成了第一组的抛载,之后速度就从每分钟30米的速度降到了十几米。在8点44分,蛟龙号突破了7000米到达了7003米,现场响起了一阵的掌声。到达7003米之后,蛟龙号就要完成第一个工作任务寻找目标,也就是要蛟龙号寻找上一次布防在7020米水深这一个目标标志,这是考验潜水器的精确定位功能。当然现场指挥部还给潜航员规定了作业的时间,就是要在半小时之内完成一项几乎于大海捞针的任务,完成之后,蛟龙号还要在接下来的时间进行坐底,取生物样品水样和泥样。这一项工作好比大海捞针,需要有很强的定位的能力;在海底十米能见度的情况下,在100米范围之内寻找到一个只有0.5米大的标志物,数字的对比,就能看起来难度有多少了。
蛟龙号大概有2米11的内径,除去很多的操作系统,其实只能允许三个人坐在里面。据潜航员介绍,在下潜的过程当中,第一个感觉就是经过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在水面的时候,舱内温度经常会达到三四十度,但是随着下降得越来越深,温度就会逐渐的降低。刚开始三名潜航员还穿着短袖的T恤,了水温只有十几度的时候,他们再穿上一层衣服甚至再盖一些厚的毯子。作为主驾驶的潜航员,还要穿三到四双的袜子,因为他们的脚也要在主操作的位置。
除了水深的变化其实他们还有一个考验,就是密闭漆黑的空间。在之前选拔潜航员的时候,为了训练他们的心理耐力和承受力,曾经让他们在密闭漆黑的空间持续呆了12个小时,所以这些潜航员除了强大的心理素质,还需要有很好的耐受力。在海底作业三个小时也考验他们精细的操作能力。浮出水面时,潜器回收摇晃非常厉害,所以眩晕和呕吐的症状也经常会发生潜航员的身上。
据了解,随着下潜深度增加,压力也会随之增加,蛟龙号就像承受着每平方米7千吨的压力。工作人员在每次下潜的时候,都会布防一个东西,上一次放了大概40×40厘米的泡沫塑料,这个泡沫塑料到了海底7千米回来,完全被压成像小石块一样,摸上去非常坚硬,表面颗粒由于受到巨大的重压变得非常的清晰和明显。
蛟龙号所有设备都必须要经受这种强大的耐压,因为蛟龙号毕竟不是一个探险型的潜器,它并不是到海底完成一到两次探险就结束,而是平均设计寿命下潜4千次,使用30年,所以必须要考验它在深海这种强大的耐压性能。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